《街頭籃球》FSPL職業聯賽在新區開賽,這在浦東新區商務委副主任吳俊看來,是「電競+商業」的創新性嘗試和雙向選擇。「電競有多種屬性,包括文化屬性、體育屬性,更有商業屬性。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商業項目,但其核心是文化與IP。」吳俊說,像長泰這樣的商業體可為電競賽事提供空間並為之賦能,而電競賽事的落地可以自然而然地為商業體引流。
在開賽當天舉行的開幕式上,花式街球與街舞表演引來不少商場顧客駐足。接著,「籃球寶貝」攜12支職業戰隊閃亮登場。從線上走到線下,電競賽事吸引了更多受眾群體的關注,不再局限於網絡直播,為潛在的線下市場創造了更大空間。
吳俊介紹,將FSPL職業聯賽引入商業體,既是為促進電競與商業結合,也意在引導商業投資集聚到電競產業中來。「電競產業初具規模,但營運能力有限。我們針對遊戲企業的頭部產品來搭橋,引導廣告商關注電競,通過支持電競來釋放需求。同時,我們也鼓勵新區500強或有預算的企業和電競對接。」
據悉,未來,FSPL電競俱樂部、電競戰隊將陸續落戶浦東,並籌劃建設高端電競綜合場館和訓練場地,培養更多職業運動員。《街頭籃球》FSPL職業聯賽的示範效應,將為浦東形成賽事、場館、孵化基地等多業態整合的產業鏈提供更多助力。
近年來,DOTA2國際邀請賽、王者榮耀冬季冠軍賽等國際級別的電競「世界盃」賽事紛紛花落浦東。包括騰訊電競、網易賽事公司、完美世界集團等在內的一批重點電競企業、重大電競賽事和重要電競平臺,也在浦東籤約落戶。
助力上海建設「全球電競之都」,浦東一馬當先。上海一直以來都是全國電競行業的中心,而浦東新區電競產業佔全國總量近十分之一比重。2017年年底,上海出臺「文創50條」,首次提出要將上海建設成為「全球電競之都」。浦東搶抓機遇,主動承接「上海電競之都核心功能區」建設任務,加快電競產業發展布局。
電競賽事的舉辦,對周邊交通、酒店等配套都有一定要求,而浦東擁有東方體育中心、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等成熟的場館設施。除了發揮本有的資源優勢,浦東在探索電競教育、優化電競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不斷進行著先行先試。
其中,群星職校由市教委率先授牌「上海市職業教育電子競技專業試點學校」,為電競產業人才培養奠定基礎;電競運動員註冊制也率先在浦東落地,通過規範有序的管理,進一步提高電競選手的職業化水平。
去年,全球電競大會在浦東拉開大幕,首屆上海電競周啟動,同時發布《電競場館建設規範》和《電競場館運營服務規範》兩項標準。
浦東電競產業鏈及相關衍生文創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不斷完善,將助力「全球電競之都」建設不斷加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