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頭電競新聞發布會(下):電競與行業篇

2021-02-15 PentaQ刺蝟電競社

翻譯整理/DuDu

洛杉磯當地時間10月28日,在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最終決賽日前一天,賽事主辦方安排了英雄聯盟開發商拳頭遊戲四位高管的採訪,其中有拳頭遊戲聯合創始人Marc Merrill和Brandon Beck,兩位電子競技總監 Jarred Kennedy和Whalen Rozelle。主要內容涉及到電競行業的整體發展、本屆全球總決賽的舉辦情況以及未來英雄聯盟電競的發展和方向。

本文主要為採訪中涉及到電競行業,以及從行業角度看待英雄聯盟電競的部分。

左起:Marc,Whalen,Jarred,Brandon

Q:現在全球大部分的地區都比較認可電子競技是一種體育項目。但是電子競技和傳統體育還是有差異的。想請問你們在發展電子競技模式的時候,是如何考慮這種差異化的問題的?

Marc:發展電子競技比較有趣的一點就是它對於我們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個嶄新的領域。所以我們都在共同探索電子競技發展的正確道路。從聯賽模式到轉播模式等等,我們能看這幾年以來的變化,我們明年將要迎來的改動,還有我們未來持續會有的變化。我們一直在尋找能夠壯大英雄聯盟電子競技的正確方式,我們的目標也包括為全球範圍內的選手帶來更好的環境。

Jarred:我們的優勢在於,英雄聯盟電子競技真的是一個全球化的項目。其他一些傳統體育發展起來的時候,世界還不像如今這樣聯繫緊密。電子競技就有這種讓不同地區交融的能力。

Whalen: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上周五一大群北美觀眾也會為韓國的隊伍聲嘶力竭地加油。這是出於粉絲們的熱情,也是電子競技的特性,這點是相當酷的。

Brandon:英雄聯盟很重視遊戲體驗,玩家能夠帶自己的朋友一起來玩。說得再深一些電競是一個有機體,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就是專注於給各種水平的玩家提供最佳的遊戲體驗,讓玩家能用不同的陣容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之後一步一步進步,我們也會也給直播轉播的平臺提供好的環境。 


Q:你覺得未來的英雄聯盟電競會有什麼樣的發展?你對以後的比賽有什麼新的想法。現階段來看英雄聯盟體育模式發展的成熟度達到了怎麼樣一個標準。

Brandon:我覺得英雄聯盟電子競技是很不成熟的,雖然從S1賽季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很長的道路,但是我們每一年都會面對新的挑戰和問題。我們還存在很多問題,像是今天坐在新聞發布會上的幾個同事也都還在不斷地提升自己。雖然我們成長了很多但是我們依然是不夠成熟的,以後也有很長而且很刺激的路要走,我們對此也充滿期待。


Q:從電競生態環境角度看,明年有沒有哪些方面是你們想著重改進並處理一下的? 

Whalen:現在電子競技這個行業還相當不成熟,有很多改進的空間,一路走來發生了許多改變,既有宏觀也有微觀層面上的改變,這些改變也都是基於粉絲期許作出的。除了這些,在休賽期每個賽區也要想想該怎樣繼續改進,現在主要是分兩個層面,一個是從宏觀的全球的層面上看電競行業該如何發力;另一個角度就是從自己賽區著手思考一下什麼對這個大環境是有益的。每年全球13個賽區都在努力發展,這對整體是很有利的。

Jarred:而一些強隊也在發展人才,每個賽區可能處理這些事的方法不盡相同,我們會同心協力找到最好的途徑的。我們會從這次決賽中汲取經驗,會從這個賽季中學習,也考慮一下我們明年應該如何提高。

Whalen: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大家可以看看外面的英雄聯盟慶典,我們這裡坐著的老古董都知道,S2半決賽也是在這裡,在那之後我們成長了不少,今年世界賽有一種重歸故裡的感覺,我們心裡清楚我們會從失敗中站起來更加成功的。


Q:今年和往常不一樣的是,在法國有足球俱樂部投資戰隊,這令主流媒體注意到了我們。還有Locodoco也上了ESPN了,感覺我們變得越來越主流了,請問這會給你們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會不會覺得很難把控?還是你們已經有所準備?

Jarred:現在粉絲們越來越能接受電競了,我們對此感到很激動。我們也想做些讓粉絲激動的事,讓ESPN啊NBA老闆啊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我們也想與粉絲多些互動,所以我覺得這些投資是很不錯的。受到對流媒體認可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變得主流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為粉絲創造更好的遊戲體驗。如果做到了這點,自然就會有更多(傳統)隊伍注意到我們。

Whalen:看到Locodoco上ESPN還是挺興奮的,這挺正能量的。

Marc:像是Faker也給傳統體育的網站投稿了,這些資本的流入會讓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這是件好事。但是就像他所提到的那樣,我們的目標從來都不是變主流。


Q:本次世界賽相較於以前的世界賽精彩程度提高了很多,想問一下Riot,你們為這次世界賽作出了哪些努力?你們對這次世界賽最滿意的地方在哪裡?

Whalen:哈哈我覺得這屆比賽的精彩紛呈主要還是歸功於各支隊伍,我們辦比賽日常工作就是找合適的、能將比賽比較好地展現的場館和舞臺,我們辦世界賽一貫的宗旨就是讓比賽啊慶典啊能順利進行下去,臺上的兩支隊伍就是觀眾焦點,需要讓燈光聚焦在他們身上什麼的,讓觀眾能切身感受到比賽的魅力。

Jarred:另一方面世界賽就是驗收常規賽各賽區的成果,日復一日各地區戰隊都在按策略訓練,到了世界賽大家的競技性都會增強,也有可能(像之前提到的一樣)縮小賽區間的差距。

Marc:還有一方面就是今年是2016年了,從13年我們辦LCS到現在我們已經見識了太多傳奇,也很想知道哪支隊伍會成為下一個「灰姑娘」。英雄聯盟這幾年受眾群大大增加,我們這幾年為世界賽做出的努力也包括提高粉絲的觀賽體驗等等。而對選手來說世界賽這個場合老將就會相對心態穩一些,但大家競技性都會增強,會做出一些平時做不出來的操作,我們之前已經看到不少了,明天決賽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精彩操作。

Whalen:像是之前看到文章說Faker也說他可以逐漸享受粉絲的熱情並從中汲取力量了,真是不錯。


Q:電競現在規模越來越大,你們怎樣判定這個產業中的「壟斷化」問題呢?

Jarred:我覺得「壟斷」還是有必要的。這麼說是因為很多粉絲會問,Riot你們怎樣才能拿帶更多贊助呢?粉絲問這種問題是因為需要一種穩定感,讓他們知道這個遊戲是可以長期做下去的,他們付出的熱情是可以持續的,我們自己也需要這種穩定感,所以我們在思考「壟斷」這個問題時還是很謹慎的,也希望隨著時間推移可以做到。像是這次世界賽我們有了Acer等贊助商,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可能會繼續推進,發展一些產品什麼的。只要能給玩家帶來良好遊戲體驗的我們都會嘗試。我們現在動作不大不代表我們不急,只是想找到能長期適用的正確的方式,你可能已經發現了一些苗頭,會有後續的。


Q:接著壟斷化問題繼續問,現在這個行業中流入的各方資金越來越多,你們對於隨之而來的各種挑戰準備如何應對?

Brandon:現在這個產業中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但我們在和贊助商合作時也要讓他們清楚為什麼粉絲會看電競比賽,電競究竟是好在哪兒,贊助商該怎樣在此基礎上推進他們自己的目標,推廣他們的品牌等等,這樣對電競整體生態環境更有益。現在我說的這些已經在展開了,在合作這方面我們也會一直積極應對各種挑戰的,但良好的合作體驗才是基礎,收入也是建立在其上的。

Whalen:我們對合作商持歡迎態度,如果你覺得他們會帶來挑戰的話,那麼我可以說,我們將迎來一大堆挑戰了,目前已經在合作的合作方都很順利,我們也會繼續努力提高自身。


Q:目前普遍認為2016年是VR元年,全球的科技巨頭幾乎都在VR有所布局。想問Riot對VR是怎麼看的?之前韓國已經有觀賽頻道嘗試運用VR,想問這項技術已經成熟了嗎?Riot有推廣它的打算嗎?

Whalen:說到VR的話,我們是樂於嘗試新技術的,如果它真的能夠提高遊戲體驗或者是對電競有利的話,我們會研究一下怎麼把它和遊戲結合來為電競添磚加瓦。我覺得我們現在還沒有把這項技術推廣出去的能力,但不是說它用不了了,但是還是要等到發展成熟。

Marc:只要對遊戲體驗有利的話,我們都會做的。


Q:這屆世界賽有很多已經成名的巨星老將,像Faker啊Doublelift啊,也有像Biofrost這樣的新生代力量,對此你們有什麼想法?

Jarred:我個人的想法是對於這些新人,我們是很樂意把他們推到臺前扶持的,我們會在他們身上投入資源,會給粉絲介紹這個人是誰他的性格是怎樣的之類的。這屆世界賽比如說你看Peanut,這孩子在臺上就是天然光芒四射(旁邊補充還有Likkrit),這種選手自己就能締造傳奇,我們對於新人選手也會儘自己的一份力的。

Whalen:回答這種問題有幾次了,但我很樂於回答這樣的問題,回顧一下這一整年,大家都在說誰誰誰又退役了,一代巨星傳奇傳奇落幕這種話。競技的天性就是會造星,把這些人推到臺前。競技之所以為競技,是因為我們在意臺上的選手是誰,在意他們會不會贏,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當好傳奇的旁觀者和記述者,競技就是後浪推前浪,你會發現像Peanut和Likkrit這種人會自己發光的。

Brandon:說到這個,我們有時候也會被問一些諸如「英雄聯盟的周期有多長?」、「韓國人還能統治多久」諸如此類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沒有定數的,時間會回答的。



Q:Riot通過英雄聯盟這款遊戲給電競行業帶來的影響和暴雪公司等有什麼不同呢?

Brandon:說到給電競行業帶來的影響,我們這些公司從彼此身上都學到了不少,像是我們初期的時候也是從前輩公司和遊戲身上汲取經驗,像是星際什麼的。研習彼此之間的不同之處是很有益的,不僅僅是遊戲本身,還包括組織者運營模式這些,我們從前輩身上學到的很多思路都一直延續至今。


Q:俱樂部是整個電競體系的中遊,在Riot的設計中俱樂部未來的收入來自於哪兒?在中國已經有轉播權的售賣,在其他地區會如何?

Jarred:關於俱樂部收入,我們也樂於看到俱樂部發展壯大,所以會盡我們所能去幫助他們的,這對這個電競行業生態環境也有益,也可以給職業選手提供追夢的穩定環境。關於轉播權這個事,轉播也是這個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也想和俱樂部一同商討這個問題。我們也在尋求最好的方法,關於轉播權售賣,這個應該是不同地區有不同對策,我們會盡力與相關組織合作的。關於轉播權分配的問題其實也是個挑戰,因為得爭取讓大家構建出多贏的局面。

Whalen:對比一下傳統體育中的轉播情況,他們通常是有一個轉播公司壟斷了這些,從製作到產出都是一手抓。但電競行業現在還沒發展到對合作夥伴、資金啊這些問題都能很好掌控的地步。但無論怎樣我們都會致力於創建對聯盟有益的穩定的環境的。


Q:「在MonteCristo事件之後,你們沒有邀請他來世界賽解說。那麼現在我想問的是,你們對明年的解說有什麼計劃嗎?之前說你們給解說的待遇不好,是否確有其事?」

Whalen Rozelle: 我們一說到這比賽有多麼多麼精彩,解說肯定是其中的一大助力。我們是很關心同我們合作的解說的,他們是構建電競產業並促使其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向粉絲分享信息的橋梁。我們不管是從戰隊角度看還是從大環境角度看都應為他們提供其所需的幫助,這樣他們可以變得更專業。因為至少在西方,電競啊解說啊這些已經發展到不知道上限在何處的程度了,也需要彌補不足之處。我們想確保的就是Riot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最好的解說想到我們這兒來,因為這裡是一個工作、展現職業性的好地方,他們也可以在這裡為熱愛英雄聯盟的粉絲創造更大的價值。

相關焦點

  • IG:我們是電競冠軍,不是網癮少年!
    一位行業人士感慨道,此次iG奪得冠軍,不僅能夠讓中國電競戰隊在世界電競舞臺上揚眉吐氣,也很可能進一步延長《英雄聯盟》這款遊戲的生命周期,甚至對整個中國的電競產業都是一個鼓勵。電競冠軍≠網癮少年一直以來,電競和遊戲的界限就非常模糊,實際上,在電競圈人士看來,電競和遊戲一直是不同的概念,一位電競從業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電競屬於體育產業,但是由於許多人存在「玩遊戲=不務正業」的刻板印象,電競一直未能得到主流輿論的認可
  • F1電競中國冠軍賽榮膺「年度最佳體育電競賽事」!
    顯然,巴赫和他代表的國際奧委會是支持體育類電競入奧的,這也是奧林匹克運動向青少年投去的橄欖枝。*2020 F1電競中國冠軍賽·職業聯賽直播比賽畫面今年進博會期間發布的《2020普華永道體育行業調查報告》中提到,在疫情高峰時期模擬運動類電競的消費量爆發式上漲,其觀看時數幾乎達到了平時的三倍。
  • 首批電競專業學生即將畢業:電競專業畢業後能幹啥?電子競技員是正經職業嗎?
    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秘書長朱沁沁表示,行業發展使得人才缺口不斷擴大,部分企業曾表示,行業需要更多專項對口的高端人才。高素質的電競人才需要綜合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傳媒、計算機編程等領域的知識,多數電競從業者工作與遊戲無直接聯繫。
  • 主題沙龍:聽六位大咖講述電競直播行業的真相與未來
    而電競直播可謂是直播行業的第一生產力,年入百萬的明星主播,千萬人觀看的頂級賽事都在其推動下誕生。當然,圍繞電競直播而出現的爭議也不少,對其未來走向更是眾說紛紜。為探尋電競直播行業的現狀與未來、謠言與真相,騰訊遊戲頻道將於11月1日在北京銀科大廈舉辦一場沙龍直播活動,特邀來自電競直播行業不同領域的六位大咖,對圈內事暢所欲言。
  • 士林2016招商會看點多:電競館、主題保齡球館彰顯國際範
    網咖電競館,代表了士林不夜城在新銳特色業態上的一次跨越。我國電子競技運動具有相當廣闊的前景,且隨著習主席在2014年提出「群眾體育、體育強國」的理念,電競更是即將迎來爆發增長。K1網咖電競館秉承用遊戲創造快樂的運營理念,「為職業競技而生」的競技精髓,將競速與競技的樂趣帶給所有的玩家。並將線下的電競館發展成為健康、陽光的線下實體交流平臺,讓玩家在這裡享受電競體驗,以推動電競文化健康發展。
  • 電競走進商場!《街頭籃球》長泰熱力開賽,浦東助力上海建設「全球電競之都」!
    作為疫情發生後首批覆蘇的線下電競大賽之一,2020《街頭籃球》FSPL職業聯賽於上周末在長泰廣場拉開帷幕。籃球電競頭部賽事落地,這是上海打造「全球電競之都」的重要一步,將強有力支撐浦東新區電競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形成電競產業集聚態勢。《街頭籃球》FSPL職業聯賽在新區開賽,這在浦東新區商務委副主任吳俊看來,是「電競+商業」的創新性嘗試和雙向選擇。「電競有多種屬性,包括文化屬性、體育屬性,更有商業屬性。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商業項目,但其核心是文化與IP。」
  • 遊戲與電競:寡頭的天下,哪裡有新的機會?
    在這個行業浸淫多年的遊戲從業者們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用市場成功的先例來預測什麼遊戲會受到用戶歡迎。打敗一款老遊戲的,大概率不是來自同一個類型,它可能來自於任何一個全新領域。  這種狀況對遊戲行業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一部分人不停焦慮,一部分人學會謙卑,還有一部分人則認為這才是機會要來了——當市場無法再用規律來驗證成功模型的時候,不如就去做你真正想表達的遊戲好了,反正經驗對遊戲行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小。
  • 鄒市明與妻子入股電競公司 | 電競頭條
    今日電競頭條的主要內容鄒市明與妻子入股電競公司2021WSL聯賽將在韓國舉辦 項目包括:LOL、PUBG
  • 央視CCTV2:電競已「玩」成大產業
    央視財經頻道還在報導中展示了包括《英雄聯盟》等電競產品,評論員表示這意味著教育部正式承認了電子競技的地位。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數據,截止至2015年全國共有9700萬電競愛好者,電競市場產值超500億元。而由國家體育總局帶動的電競賽事,目前已有四項;各類省市級賽事已有數十項。在國外,電競市場更受到了歡迎,相關組織也正在申請奧運會的資格。
  • 電視貓引領「大屏看電競」風潮,或將成為電競觀賽新趨勢
    總決賽期間,電視貓從線上直播與線下展臺兩大方面發力——作為NEST2016的指定網際網路電視播出平臺,對該賽事進行了全程超清的實時直播;在現場設立展臺開展活動,與現場的觀眾進行了有趣親密互動。彰顯出其傳達「大屏電競,身臨其競」理念和開拓「電競賽事大屏直播」市場的決心和勇氣。
  • 王思聰的野心:熊貓TV不僅做電競 已籤下Angelababy
    據臺灣「東森新聞」消息,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建林之子王思聰,個性直爽敢言,日前被曝將憑藉龐大財力進軍娛樂圈,不僅籤下韓團T-ARA,近日更有消息稱他還籤約了Angelababy,聘請對方擔任主播,引發網友熱議。  雖然坐擁上億家產,但王思聰對遊戲十分熱衷,5日還與周杰倫進行了一場對決。
  • 電競風暴,遊俠電競生活館中駿店新年巨獻
    遊俠電競2017年新年巨獻
  • 這個電競新聞有點高端大氣上檔次
    《上饒日報》11月5日頭版新聞原標題:謀劃建設電子競技城市綜合體項目馬承祖會見中國皇族電子俱樂部客人 記者黃良龍報導:11月4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承祖會見了中國皇族電子俱樂部董事長姚金成一行
  • 臺北市長柯文哲:電競產業政府應當支持
    臺北市長柯文哲於11日晚間 6 時抵達現場,一進入大廳便由知名主播 Sobad 接待,並向柯文哲介紹「電競產業」發展、過程與進化,包括韓國、中國、美國的環境、選手獎金與工作制度、各個電競戰隊、電競項目等多項主題
  • 電子競技:塔魔Infi正式加盟RW電競俱樂部
    INFI,中文名王詡文,世界電子競技魔獸爭霸3(Warcraft III)項目頂尖選手,WCG2009魔獸爭霸3項目世界冠軍人族巨星,世界最優秀的隨機選手之一,即日起正式加盟RogueWarriors俠盜勇士電競俱樂部
  • 2017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背後: 崛起的電競轉播
    其實這一切的積累都來自十年前北京奧運會帶來的行業衝擊。2005年成立的北京奧運轉播公司BOB,在圓滿完成奧運會轉播的同時,也為中國留下了寶貴的奧運遺產。那個時期的奧運電視轉播,體現了行業裡最高的技術手段和理念革新,給彼時的國人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傳統體育轉播,尤其是奧運會轉播,在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未來,都是轉播技術革新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 電競酒吧:臺灣18禁 成都可找妹子陪玩
    來感受一下世界各地比較有代表性的電競主題酒吧,氣氛還是十分不錯的喲~ 英國首開電競主題酒吧,全天候播放遊戲賽事 。電競文化的蔓延:eSports酒吧Meltdown巴黎「Meltdown倫敦」,英國第一家電競酒吧,該酒吧一周全天候播放專業的電競遊戲賽事及各種節目,並提供相應的各種飲料酒品。
  • PUBG公司轉型成為KRAFTON旗下獨立工作室 | 電競頭條
    今日電競頭條的主要內容PUBG公司轉型成為KRAFTON旗下獨立工作室DOTA2獲得2020年度中國遊戲十強客戶端遊戲提名
  • 「電競彩票」面世,你會買嗎?
    一時間,此新聞成了眾人熱議的焦點。據《經濟日報》報導,今年是運彩成立的第七年,原本預計全年銷量為400億元(新臺幣,下同),但因為新冠肺炎,截至7月19日,運彩銷售金額僅為191.1億元,同比下降22.7%。疫情之下,許多賽事被迫停止,運彩不得不另闢蹊徑,將宅經濟的電競比賽作為首選彩票遊戲目標。
  • GameLook:競技場幕後的故事,隱形冠軍戲說中國電競十年
    VSPN總部坐落於上海大寧區域,而事實上在這個片區除了VSPN之外,還有數量眾多的職業電競俱樂部、電競公司、主播經紀公司分布其中。同時,整個上海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國內知名職業電競俱樂部,上海已事實成為中國的電競之都。對於為何上海成為了中國電競產業的中心,滕林季當然有足夠的閱歷回答這樣一個所有人都很好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