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寒潮襲來,全市最低氣溫已連續兩天降至-10℃以下。在國家海洋博物館的施工現場,工人們還在冒著嚴寒加緊施工,保證工期順利完成。
昨日,記者來到了由中建八局負責建設的國家海洋博物館施工現場,一根根銀灰色的巨大鋼結構桁架已經搭建起來,幾名焊工像「蜘蛛人」一樣在高高的桁架上不停攀爬,仔細地進行著焊接,雖然身上系有安全繩,但也讓記者不由為他們捏了把汗。
中午時分,「蜘蛛人」們迎來了難得的休息時間。在短暫的休息時間裡,記者採訪到了其中的一位「蜘蛛人」孫顯振。來自山東菏澤的孫顯振,今年31歲,長期的室外工作令他的膚色黝黑而健康,手心裡夾雜著一層厚厚的繭和灼傷留下的痕跡,是他工作時留下的印記。
焊工需要長時間在桁架上進行高空作業,對施工人員的焊接水平和耐力要求很高,是一個既辛苦又危險的工種。對此,孫顯振深有體會。「我們的工作需要在空中將桁架接口進行仔細焊接。而國家海洋博物館是市重點工程之一,對於焊接工藝的要求更是十分嚴格。因此一點都馬虎不得。」孫顯振說,「找到接口開始焊接後我們就不能停止,必須連續作業。從早上7點多開始,我們常常需要在數十米高的架子上連續工作四五個小時,連廁所都上不了,只有中午才能下來吃點東西,休息半小時。」每天「行走」在桁架上的焊工們還要不時面對惡劣天氣的影響。「工作中最怕的就是風和霜。」孫顯振告訴記者,海邊吹來的大風會讓人重心不穩,霜則會讓人腳底打滑。為了安全,工作時還要時刻保證精力集中,抓緊安全繩和繩扣,以防滑下桁架。最近的持續低溫天氣也讓他們吃了些苦頭,讓他們握著焊槍的雙手變得僵硬,拖慢了焊接的速度。不過,無論天氣多麼寒冷,工作中,他們依然手握著冰冷的焊槍,一絲不苟地保持著焊接的姿勢。「雖然天氣寒冷,增大了施工難度,但我們的幹勁也更足了。」孫顯振笑著告訴記者,大伙兒都下了決心,一定克服困難,確保質量和安全,向前趕趕進度,爭取在月底基本完成鋼結構施工任務,回家過個安心的春節。短暫的休息時間倏忽結束,孫顯振再次戴上安全帽,堅定地爬上了桁架。看著他堅毅的背影,記者相信,在他們的努力下,這一目標一定會實現。
自媒體和社區門戶新典範
生態夢網是中新天津生態城社區門戶,包括生態夢網網站、生態夢網手機客戶端、生態夢網微信公眾號和生態夢網微博四大平臺。
掃描或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下載
生態夢網手機客戶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