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節恰逢國慶節,10月1日一早,60歲無償獻血者周建華走進深圳市血液中心獻血大廳,她選擇無償獻血的方式,度過這個特殊的節日。24年無償獻血200次,市血液中心為周建華舉辦了一個簡單而隆重的榮休儀式,為周建華的無償獻血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
年輕時定下獻血到60歲的小目標
昨日早上9點多,周建華坐在熟悉的採血椅上,伸出胳膊、握緊拳頭、看著鮮紅的血液從身體裡流出來,輕聲跟血液中心工作人員說「謝謝」。
《深圳經濟特區無償獻血條例》規定,提倡年滿十八周歲至六十周歲、男性體重五十公斤以上或者女性體重四十五公斤以上,符合獻血健康要求的個人,自願捐獻全血或者血小板等血液成分。今年60歲的周建華達到規定獻血年齡的上限,這是周建華最後一次無償獻血,她有點兒不舍:「真希望自己還能多獻幾次血。」
周建華是市血液中心的一名退休職工,她是同事們眼中的熱心大姐,大家親切的稱呼她:「周大姐」。1995年7月,周建華來到市血液中心工作,在這個充滿愛心的公益事業單位,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其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僅努力做好財務本職工作,還積極參與無償獻血事業。
從1996年3月8日第一次獻血後,周建華就走上了捐血救人的道路,從未停歇。「年輕的時候,我就想如果能堅持無償獻血到退休年齡,就已經很好了,隨著無償獻血公益理念不斷深入心中,我堅持到了60歲的年齡上線,很感恩也很知足。」周建華說,她完成了年輕時定下獻血到60歲的小目標。
「獻血救助他人,自己也很快樂」
24年來,無償獻血已經成為周建華的一種習慣,她的獻血善舉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垂危的生命。雖然周建華並未與獲得救助的患者見面,但她深深感受到獻血救人的快樂。她說:「獻血救助他人,自己也很快樂。」
最讓周建華難忘的是一段跨越血緣的生命救援,她和7位愛心市民組成挽救86歲老人生命的救援團。「老人家汪老伯患上一種特殊的血液疾病,需要定期輸入配型相合的血小板才能控制病情。我和汪老伯的血小板相合,我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不管是雙休日還是節假日,只要汪老伯需要輸血,接到電話的我,一定會挽起袖子獻血,保證汪老伯能順利接受治療。」周建華表示,在深圳這座大愛之城裡,有許許多多熱衷無償獻血的愛心市民,他們用自己的一次次行動,讓汪老伯這樣的患者不為缺血而發愁。
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全國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終身榮譽獎、廣東省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一張張榮譽證書記錄著周建華的無償獻血足跡。周建華說:「在無償獻血這項事業中,我光榮退休了,但是我不會止步於此。我將繼續以其他的方式支持無償獻血事業,比如做志願服務、發動親朋好友來獻血。」
「今年以來,我們已經為10多位達到60歲的愛心獻血者舉辦了榮休儀式。」市血液中心獻血服務科副主任藍欲曉表示,在市血液中心獻血10次以上,且年齡超過60周歲,獻血者最後一次獻血時,市血液中心將會為獻血者舉辦一個簡約又倍感榮耀的榮休儀式。據市血液中心統計,在深圳,有500多名市民無償獻血超過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