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運動的國際性,又表現在它由三個部分組成,即:
1.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ICRC),簡稱「國際委員會」。
它成立於 1863 年,前身是由亨利·杜南等五位日內瓦公民發起成立的「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1875 年更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它既具有瑞士民法主體資格,又具有國際法主體資格。
它是一個獨立而且中立的組織,是較為特殊的國際性民間組織。
它是紅十字運動的創始組織,在倡導理念、籤訂公約、推廣運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國際委員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代表大會。代表大會從瑞士公民中選舉出國際委員會委員,委員人數在15至25人之間,每四年選舉一次。在三個四年任期後,需得到國際委員會四分之三的委員同意才可連任。代表大會選舉執行理事會成員(最多由7人組成),國際委員會主席主持執行理事會。現任主席為彼得·毛雷爾(瑞士籍,2012年7月上任)。
2.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IFRC),簡稱「國際聯合會」。
它創立於1919年,創始人是美國紅十字會戰時委員會主席亨利·戴維遜。起初名為「紅十字會協會」,1983年改為「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協會」,1991年改為現在的名稱。
它是紅十字運動的聯合組織,其創立使得紅十字運動走向聯合和普遍,並真正成為一項相互支援的國際性運動。
國際聯合會的最高機構是大會,每個國家紅會在大會上有一票表決權。大會通常每2年召開一次,國際聯合會的主席和副主席由大會選舉產生,一屆任期為4年。
2019年12月4日,國際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參加第22屆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大會在2017年11月第21屆國際聯合會大會上,義大利紅十字會會長弗朗西斯科·羅卡當選為主席,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等4人被選為副主席。
3. 國家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
國家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簡稱「各國紅會」。
它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國政府人道領域的助手,依照《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章程》、本國法律及其章程開展紅十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