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人類遠離汞威脅
今日起
《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正式生效
你是不是想問
這個公約到底是幹嘛的?
有哪些內容?又有什麼作用?
俗稱水銀,銀白色,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其比重為13.546,熔點-38.87℃。汞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高密度及高表面張力,是一種可用於多種用途的優良材料。然而,作為一種自然存在的重金屬,汞可在大氣中作遠距離遷移、亦可在人為排入環境後持久存在、同時有能力在各種生態系統中進行生物累積、而且還可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是引發水俁病的重要原因。
隨著人類對汞的大量使用和排放,汞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為保護人類健康與環境免受汞及其化合物人為排放和釋放的危害,2013年10月國際社會就具有全球法律約束力的汞文書文本內容達成一致,並將其命名為《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目前,國際上共有包括我國在內的74個締約方。公約將自2017年8月16日起生效。
聯合國環境署(UNEP)理事會啟動全球汞評估項目並開始就汞汙染控制事宜開展討論。
UNEP理事會設立汞問題不限成員名額特設工作組,並召開了2次不限名額特設工作組會議。
在UNEP第25屆理事會上,各國達成一致,決定在2010-2013年期間召開5次政府間談判委員會,以達成全球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汞文書。
《關於汞的水俁公約》達成並開放籤署, 我國作為首批籤約國籤署了公約。
4月2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正式審議批准該公約,8月31日我國向聯合國交存公約批准文書成為第三十個批約國。
☞全程參與了歷次談判,積極推動談判進程,為達成公約發揮了建設性引導作用。
☞國務院批准成立了由環境保護部等部委組成的國家履行汞公約工作協調組,形成多部門各負其責、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啟動了國家履約戰略和行動計劃制訂工作,為我國履約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指導。
☞拓展汞領域國際多雙邊合作,分別與聯合國環境署、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以及挪威、瑞典等國家在汞汙染控制政策、技術和管理等領域開展合作,提升了國家履約能力。
☞系統開展了主要涉汞行業研究,開發實施了履約初始評估、排放清單編制試點等涉汞內外資項目,全面把握履約重點難點。
《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生效在即,未來,我國政府將以改善環境質量、保障人民健康為導向,制定並實施履約國家戰略和行動計劃,積極推動無汞低汞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實現汞汙染減排及用汞產品替代,推動我國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來源:環保部發布
圖據網絡,侵刪
【聚焦中央環保督察】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組長朱之鑫:以看得見的成效取信於民
【中央環保督察整改進行時】督察組移交第八批群眾舉報件173件
【聚焦中央環保督察】第四批8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全部實現督察進駐
環境汙染對我們的健康風險有多大,現行監測能識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