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編持續在關注鋪天蓋地的媒體對於「日本留學的中國女孩被害案」事件的關注。在看到不同媒體對這個事件的不同解讀,以及網友的看法和對江母的大力支持。「人性」成為最近一個熱議的詞,也激發了小編對「人性」的思考,對於人性的解讀,它是一個非常非常深奧的話題,小編今天也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人性。
在生活當中,對於可惡之人,我們經常會說他是個毫無「人性」的東西,那麼究竟何為人性?
在人類的發展進化中,人性從原來的自然無拘束的原始狀態發展到如今,我們在歷史的不斷進步中,我們時刻要拷問自己:什麼是人性?
小編搜集到心理學上是這樣定義的:心理學認為人性是指人與生俱來的的本質屬性。人性是從根本上決定並解釋著人類行為的那些人類天性。人類社會的一切,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從心理學角度講,人有兩個本能: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本能,即本性,是支配人行為最強大、最根本的原動力。生的本能表現為善良、慈愛、寬容等積極正面的行為。死的本能則表現為殺戮、貪婪、自毀等邪惡極端的行為。利己,是人最終極的根本屬性。
從社會學方面來看:不同社會形態的文化差異根植於不同社會的人性發展程度的差別。社會的發展進步究其原因其實是按照這樣的線路發展而成:人性→人類的生存環境→生產力→生產關係→文化意識→社會形態。
對人類而言,其自然屬性(本能)相對基本未變,而社會屬性卻在不斷發展變化,不論是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還是個人人生歷程而言都是如此。對人的善惡評價實際上也就是對人社會屬性的評價,也就是對人的價值觀、倫理觀、人生觀的評價,而這種評價標準本身就是人類社會屬性的一種表現形式。對此,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各種意識形態:宗教、哲學、倫理、政治、法律、經濟及文學藝術等無一不是在人性需求的基礎上產生、變化、發展而來。這就意味著人性是人類社會形成與發展的最終原動力,是導致人類社會產生各種社會現象的最終內在根源……
那麼,從這些不同的角度對人性的定義、解讀,小編覺得「人性」在隨著社會進步與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下,「人性」的進化方向是「善良、正義」。而不是把「人性」打回原始狀態之下。
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很多很多考驗人性的問題,在生活中「人性」的體現有正面有反面,比如:很多英勇善意之人,為了救遇到困難的陌生人,毫無疑慮,挺身而出,救了別人,自己卻犧牲了,這樣的正義不僅感動著社會所有人,同時也是對「人性」向更加美好的一面引導;那麼,反之,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人性」反面的事件,如:劉鑫江哥事件,這件事情體現了人性的正反之面,江哥為了好友挺身而出,做出了犧牲,是人性正義、善良的體現,而好友劉鑫卻不能在自己好友遇到困難的第一時間搭救,自己卻躲在房門裡面,從人的本能出發,她為了保護自己作出本能的反應可以理解,但是事後並未能第一時間站在江哥之母失女之痛的角度協助江母破案,這樣的舉動是「人性」之惡的體現。
其實,現實社會有很多我們每個人必須面臨的人性考慮問題,如最近小編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視頻,老人因為中年女子沒給讓座,大打出手?中年女子不給老人讓座?老年人因不讓座就大打出手?這樣的人性問題,你怎麼看?
最後,小編真心希望「江哥案件能給出最後的真相,給出最公平、公正的審判」,也希望江哥所體現的人性善意不要被冷漠、無情所辜負!
對於「人性」的理解你的觀點是?
請先關注「丁丁租琴」的官方微信,
然後在文章的後臺進行留言互動,
我們希望把更多正能量、正義的東西弘揚、影響每一個人!
戳下面的原文閱讀,查看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