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又一則沉重無比的新聞被推上微博熱搜。
一個正值花季年齡的女孩,被惡魔拖入黑暗中。
The distance between us and evil
我們與惡的距離
案件過去第五天,這一則讓人感到揪心和絕望的新聞仍不斷引來許多討論。
小編想到最近的一部院線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 》。
裡面有句臺詞是這樣的:
I taught my daughter how to protect herself for twenty years. And you never taught your son not to hurt anyone.
我教了我女兒二十年,讓她知道怎麼保護自己。而你卻一秒都沒有教過你兒子,不要傷害別人。
《一個母親的復仇 》告訴我們,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無辜的人。
我們都曾聽過這樣一句話,「出門在外,女孩子要懂得保護好自己。」
但在白天、衣著樸素、有同伴的情況下,傷害還是發生了。
這種無法預知的傷害事件,讓人恐懼得瑟瑟發抖。
生命在這些危險面前,顯得那麼弱小和無助。
Never excuse the wrongdoer
永遠不為施害者開脫
從小我們就會讀「人之初性本善」,長大才發現,惡魔也在人間。
5月23日晚,日本新宿一名年輕男子被女友刺傷多處。
施害者是他的女友。
5月28日,神奈川也有一起持刀傷人事件。
受傷的小孩和大人加起來共16個。
接連發生這些案件,無疑中會引起巨大的社會恐慌。
這些兇手裡面,大多數是那些心理有問題的惡魔。
永遠不為施害者開脫,我們要做的,是直視這些社會事件。
除了接受教育,每個人還要懂得及時疏導自己的心理問題。
清醒地去認知這些事情的源頭,保護好自己,最大地預防傷害遠離自己。
Face evil and keep thinking
直面邪惡,保持思考
前段時間,小編看過臺灣一部非常受好評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這部劇裡講述了許多「無差別傷害事件」,把複雜的社會環境、人性剖析擺上檯面,探討那些案件中「善與惡」的距離。
對比這段時間出現的傷人案件,裡面有許多臺詞都值得借來我們去深思。
小編找了幾句,相信你看完亦會有所思考。
If this thing, instead of trying to figure it out, trying to prevent it, this kind of thing is happening every day 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如果這件事情,不去試著找出答案,試著去預防,這類事件在世界各個角落每天都在上演。
Don't give up, the end of a case is not the end of a sentence.
不要放棄,一個案件的結束,並不是判判刑就沒了。
Find the truth, find the motive, there will be no next victim.
找到真相,找到動機,才不會有下一個受害者。
The best way to deal with injuries is to deal with their aftermath and prevent them.
解決傷害最好的方法,是善後跟預防。
常說,「生活這麼苦,就不要再去揭傷疤了。」
但社會是一片大網,人人都在其中,人人都不能抱有竊喜心態。
只有我們不捨棄對這個社會的思考、對人性的揣摩,才得以更清醒地去憧憬雲朗氣清,歲月靜好。
-end-
# 今日話題 #
你對這些惡性事件有什麼看法?
歡迎評論留言
我們一起來探討
明天不可預測,唯有珍惜當下。
以知識為武器提升自己,終有一天用溫柔而有力的知識力量,去推翻那些社會上的邪惡力量,為這個世界變得更好貢獻自己的力量。
點擊閱讀原文,可領取一份英語口語測試禮包,
今日開始,為成為更強大的自己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