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劇中李大芝其實有說她當天只想到和學長約會,沒有留心哥哥說的話。如果她當時多嘴問一句,可能結果會不一樣。他媽媽也在淚水中問自己:自己的教育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他覺得曉明小時候遇到殺雞都會害怕,是很善良的孩子。
北:這就是王赦想去探究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現在這個人有偏差行為。像《非自然死亡》之前有拍的,兩個的少年因為忍受不了校園霸凌,所以去犯罪想把罪行嫁接到霸凌者的身上。
白:我覺得王赦這個邏輯還是有點問題。你覺得王赦是接受「由社會和其他外在環境造成的人的犯罪,不能用自由意志犯罪的法律去量刑」,他的正義是去保護這些人是嗎?
那按照他的理想的話,應該每個人都進行一次心理普查,疏導身上存在的問題,然後有社會環境因素積壓影響的人,他們如若犯罪,就可以減輕刑罰,是這個意思吧。只不過王赦是在人犯罪之後,探究他罪犯是不是這一類人。
北:事實上法律就是這樣做的,在你非自由意志下的偏差行為,的確不會匹配到那麼重的刑罰。這也是為什麼精神病患者應該去精神病院而不是監獄。(主要是傑瑞不在,不然法律問題可以好好討論具體案例,不然也不會被你們噴這麼多)
陸:像剛剛白老師提到的這個其實有點像在說,法律是善後的問題,是在罪行發生之後給予的公正裁決,但在預防這塊就比較空白。
北:不過王赦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種力量。比如崔永元抖落出範爺事件,憑一己之力讓整個娛樂圈合同、納稅規範化。
社會需要有王赦這樣的人存在也需要譴責王赦這樣的人存在,這本質是兩種不同價值取向的碰撞,而真理總是越辯越明的。
還有這個標題「the world between us」,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我覺得其實是很近很近,如果站在對方的立場,作惡與不作惡只是一線之隔。
陸:這點我不太認同,我覺得不同人群的思考角度是不同的,這些視角邏輯都可以是自洽的,但是相互碰撞之後,就發現無法理解。這部劇中,加害者和被害者家屬這兩個群體就是非常鮮明的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