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陽同城網是騰訊旗下直屬同城組織,信陽本地的微信自媒體公眾平臺。每日更新本地熱點資訊、便民信息、同城交友、商家活動!(投稿/合作 加微信:3300308307)
溮河公園的大象滑梯,是信陽人共同的兒童記憶。然而在信陽市的另一個不顯眼的地方,還有一個規模相當的大象滑梯。位於河南路的一棟老家屬院內,見到了這座「藏得很深」的大象滑梯。
該滑梯坐落在花壇中,由鋼筋水泥製成,大耳朵、尖象牙、長鼻子滑道……整體造型與溮河公園滑梯類似,只不過沒有刷彩漆,眼神缺乏神採,滑道坡度也小一些,大概是照顧到孩童的安全。
大象胸前刻有「公園一九九六年九月一日」字樣,下面字跡模糊,只露出一個「信」字。由早已模糊的落成碑刻、布滿蛛網的石階、粗糙的滑道可以看出,這座滑梯已年久失修,基本廢棄。家屬院內的劉阿姨介紹,這是城市信用社(後被劃為中原銀行)老家屬院,住戶多為該行職員。這座滑梯90年代初蓋房子時,單位給家屬孩子建造的。為什麼設計成大象?劉阿姨說,看溮河公園這麼建,大家都挺喜歡,也就照著建了一個。據不完全統計,上世紀50-80年代的幾十年間,北京、上海、西安、太原、合肥等城市的公園,興建有數十座大象滑滑梯。其中河南鄭州、許昌、平頂山、信陽等4個地市公園各有一個。
有人猜測這與河南省簡稱「豫」在古文字中有「人牽大象」之意有關,也有人認為這是當時普遍仿製蘇聯公園的石砌「大象」滑梯建造的,還有人認為這只是源於大象本身造型溮河、寓意吉祥。
不論如何,溮河公園的大象滑梯滿足了信陽市孩子們的夢想,而這個家屬院的大象滑梯,則滿足了當年單位子弟們的專屬夢想。
「那時候孩子們都圍著大象玩瘋了,旁邊總有幾個家長照看著,害怕摔著傷著。現在孩子們成家立業,搬走了,家長們還在,只是都老囉。」劉阿姨說。
院落果然很安靜。老樹鬱鬱蔥蔥,遮蔽陽光,一群老人們打牌、喝茶,閒話家常。石榴樹微微彎腰,無花果尚青,開敗的木繡球顏色褪去,形狀未散。
可以想像,二三十年前,他們工作穩定,日子不愁。茶餘飯後,站在滑梯前,看著孩子們擁蹙著從大象後門鑽進去,登上狹窄石梯,露出一個小腦袋,然後笑嘻嘻地從鼻子頂端「哧溜」滑下,隨即又鑽進了大象屁股……一邊招呼著:大的別搶,小的當心……日子就這樣過去了。在沒落的老家屬院,應該有很多這樣的專屬記憶吧?
來源:東方今報信陽讀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權及時聯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