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一菁:北京廣播電視臺記者
甲丁:國慶聯歡執行導演
「不要演,讓大家玩起來」
聶一菁:
我們都知道整個國慶70周年系列的慶祝它的主基調就是「自由、生動、歡愉、活潑」,那當您第一次看到這樣一個命題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感受?
甲丁:
一個「自由、生動、歡愉、活潑」就打破了所有的公式和套路,讓你重新要去構架一臺與與以往不一樣的一個聯歡活動。
我們把整個導演全部都分配了的角色,當你們是在群眾隊伍當中的一員,那麼你在進入廣場以後,你希望參與的這個聯歡活動是什麼樣子的?大家換了一個角色以後,就開始去感受這個角色在廣場當中的一個份量,是他們一種特殊的心思和心態。那麼歸回到這兒以後,發現這個「自由、生動、歡愉、活潑」可以用現在大家看到十一的這麼一種聯歡形式去承載、去傳達,所以說我覺得這個方法還是特別行之有效的。
不斷地要提醒負責各個任務、各個方面的導演們,你們要把以前的東西丟掉丟掉,甚至會拍桌子喊,不要演,讓大家歡愉,讓大家玩起來。但是大構圖我們是需要的,因為它畢竟是一個大的國家慶典,畢竟有一個世界一流、歷史最好的標準懸在我們頭上。所以有時候我們還是需要有這些東西,但是大量情緒的宣洩或者是情感的表演,我們希望還是用一種相對自由的狀態去表現,所以大家可能看到十一聯歡跟以往有些不同,覺得這場面導演是沒調度好還是怎麼著?不是,真是有意識製造成這樣的一個場面,然後讓大家更多地在把他們個性或者把他們自己的這種情感,能夠在這個地方彰顯和抒發出來。
調動演員情緒
一看畫面,二聽聲音
聶一菁
我特別想知道,您作為導演是怎麼調動、調度這些演員們的,他們的這種情緒怎麼做到的?
甲丁:
其實這個廣場的演繹一個是聲,一個是畫,那麼整個畫面感容易讓他激動起來,讓他看了以後新鮮,他就有可能瞬間就有那種特別意外的表情和表現。
大家有一種共同的審美,這種審美就是對美好事物共同的嚮往。在《我們走在大路上》,我們選取了一個特別的,大家能夠有集體共鳴或者能夠凝聚大家具體審美的一個畫面,就是一條路。
在《希望的田野上》它也是有集體審美,能夠讓大家在審美達成一個共識的,就是一棵幼苗長成一棵樹。
在《領航新時代》這個篇章當中,我們說從花朵最後轉化成一張笑臉的過程,焰火也是帶著動作做的,除了它的獨立燃放波次,大量的波次展示,和它的色彩展示、圖案展示,都是配合主題表演的,還有整個燈光節奏。
同時聲音我覺得特別重要,就是這個我們在整個音樂的設定上,應該特別注重音樂跟每一位受眾的交流。比如說表現新時代,我們強調自信、自立、自強、自豪,這個主題活動我們選的也都是大家,在整個廣場舞階層已經普遍非常認同的一些音樂,讓他能夠不自覺地體驗音樂節奏帶來的快樂。
在整個音樂布局上,老歌居多但是你聽起來不老,新歌讓你聽起來也不陌生。
流動式的主題樣式
創造歷史記錄
聶一菁
記得在一次看演練的時候,我看到您一直在那兒記,我覺得已經很完美了,他們說甲丁導演一共47條意見,我特別好奇,您都提出怎樣的意見,又怎樣進一步完善?
甲丁
實際上創作過程它真像爬山一樣,在一級的這個高度,你的視野是在一級上,你越往高處走,你的視野越廣闊。比如說主題表演,張藝謀導演給我們確立的這種流動式的主圖樣式,這在世界團體操史上,或者說大的這種場館演出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就是每一個表演者在整個呈現當中,把自己作為一個數據,然後參與整個表演,他們需要自己在流動中完成幾千個點位的站位,這從來沒有過的。
張藝謀導演確定了主題表演的整體的演繹風格,他為了整個大勢的互動力,製造了一個特別好的契機。
來源:BTV新聞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