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標其實是相當於我們的拼音一樣, 學會了音標, 我們就會拼單詞,起碼遇到不會的單詞,查字典都可以根據音標來拼出單詞的讀音。
但市面上的英文字典裡的音標,不是只有一種的,有的以IPA的為準, 有的又是KK音標。如果只是學IPA 48個國際音素的,買的字典是用了KK音標的,看到那個音標可能就蒙了。
在我們大陸一般的音標班都是學IPA 48個國際音素, 很少人學KK音標。 我個人覺得如已學過IPA 48個國際音素的,把KK音標也學一下更好!KK音標是適用於美式發音的。
無論是音標還是拼音都不是三兩天就能學會的, 特別是對於一點基礎都沒有的同學來說,必須要反覆不斷地練習。
不過,其實英美等一些國家,不學音標,但是他們還是能見到單詞就能讀,想到單詞就能寫出來。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從小就學Phonics自然拼讀,詞根發音法,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字母組合,一般都發一個音。
但自然拼讀也不是適用於全部的單詞的,大概是80%這樣,剩下的一些是不規則的,特別情況。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兩種都學,就準沒有錯了!看書時,可以用到自然拼讀的,能很快就能讀出來。遇到特別情況的,因為我們學過音標,也能拼出來。
那現在我們就來看看 IPA 48個國際音素與KK音標的區別吧。
IPA 48個國際音素:
長元音 /ɑ:/ /ɔ:/ / ɜ:/ /i:/ /U:/
短元音 / ʌ / /ɒ/ / ə / / ɪ / /ʊ/
/e/ /æ/
雙元音 /eɪ/ /aɪ/ /ɔɪ/ /ɪə/ /eə/ /ʊə/ /əʊ/ /aʊ/
清輔音 /p/ / t/ / k/ /f/ /θ/ /s/
濁輔音 /b/ /d/ /g/ /v/ /ð/ /z/
(上下嘴開一樣,清輔單有氣出,濁輔音有聲出,且喉嚨震動)
清輔音 /ʃ/ /ts/ /tʃ/ /tr/ / h/
濁輔音 /ʒ/ /dz/ /dʒ/ /dr/ / r/ (在單詞前與單詞後發音不同)
(上下嘴開一樣,清輔單有氣出,濁輔音有聲出,且喉嚨震動)
鼻音 /m/(在單詞前與單詞後發音不同) /n/(在單詞前與單詞後發音不同) /ŋ/
半元音 / j/ / w/
邊音(舌則音) / ǀ/(在單詞前與單詞後發音不同)
參考視頻
KK音標
他們說元音為母音, 輔音為子音,母音是可以單獨成為單詞,子音必須要有母親照顧才能成為單詞。
單母音 /i/ /e/ /ɑ/ /u/ / ɝ/ / ɔ/ / æ/
單母音 /ɪ/ /ε/ /ʌ/ /υ/ / ɚ/ / o/
/ ə/ (上下對齊的嘴型一樣)
這個表是臺灣一個老師對於母音嘴角上揚度由緊至松的U型走勢圖,我覺得還不錯,可以參與一下
雙母音 /ɑı/ /ɑυ/ /ɔı/
KK音標的視頻,本人覺得這個老師講得很不錯,大家可以在騰訊視頻或者YOUKU視頻裡找得到她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