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一個下午,雨後的華山站區空氣清新。在西安供電段華山接觸網工區院內,接觸網工王華東挽著妻子鄭麗麗在小花園裡漫步,小兩口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他們的身後是粉刷一新的職工宿舍樓,一樓緊靠大門那間房子,空調、儲物箱、淨化器、被褥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這是他倆的新「家」。受益於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站區資源整合,像王華東夫妻這樣的「隔牆鴛鴦」,終於幸福地團聚了。
鄭麗麗是華山站客運值班員,和丈夫同在一個站區上班。「她在車站吃住,我在接觸網工區,中間隔有一公裡多,就害怕她生病時跟前沒人照顧⋯⋯」王華東最關心的就是妻子的身體健康。
4月下旬以來,華山站區整合為2個食堂、4個生活區、2個辦公區,不僅職場環境變得乾淨整潔、安全有序,而且為幾對夫妻在站區安了「家」。
「工區專門給我倆騰出了這間房子。」王華東搬過一把椅子放在床邊,熟練地給妻子捶起雙腿,現在離得近了,下班後他就能陪妻子出去轉轉,有時幹活時間晚了,工區的同事也能幫忙打個飯,他說「我再沒有後顧之憂了」。
華山站是隴海線上的一個二等站,站區工作生活著車務、工務、供電、電務等13個單位的700餘名幹部職工。
下午飯時間,職工陸續走進職工食堂,逐一使用「智慧食堂一碼通」掃碼取餐。走路的功夫,打聲招呼,說說話,談談心,一些結合部問題順便就解決了。
「嘗嘗,這醬辣子炒肉味道還真不賴。」西安電務段華山電務車間工長羅斌,夾起菜放進桌子對面的妻子張豔萍碗裡。張豔萍是華山車站客貨車間的貨運值班員,他們家就在附近的孟塬鎮上。以前,吃飯在各自單位的食堂,有時錯過飯點,就在鎮上湊合一頓,「既花錢也不衛生」。
隨著資源整合,倆人生活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到了飯點,我們一塊走,一起吃飯。沒有『天窗』修時,我就幫愛人把飯一塊打回來。」 羅斌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張豔萍用一連串的「沒想到」表達內心的喜悅:「沒想到臨退休了還能在單位吃住在一起,沒想到吃上了不掏錢的飯,沒想到還能吃得這麼好,天天有牛奶、雞蛋、麵包,每天菜譜不重樣⋯⋯」
走過寬敞明亮的華山站廣場,不到5分鐘,就來到投用不久的新宿舍樓。樓內大廳、過道除張貼工作理念、安全警句外,一張張畫面溫馨的職工工作生活照,為這裡增添了濃濃的「家」味。
走進321室,迎面看到一張碼放了兩大排業務書的桌子。剛下白班的西安車務段華山車站學習助理值班員張東,來不及換下工作服,捧著剛從院子裡捉到的一隻七星瓢蟲,逗4歲半的兒子玩。
洗完衣服,張東的妻子、華山站車號員毛朝英摟起孩子,緊挨著張東坐下,滿臉幸福地說:「過去孩子一直在渭南老家放著,雖說有老人幫忙,可我們一直擔心孩子成長問題,畢竟隔輩人帶孫子,容易嬌慣,可帶到車站,又沒有條件。」
華山站區整合時,西安局集團公司專門為6對雙職工騰出「夫妻宿舍」,生活設施齊全,還帶有衛生間。
「現在好了!」張東連連讚嘆,不光能互相照顧,遇上周末和小長假,也能把孩子帶過來,「我們在站區終於有了自己的小家!」
素材:《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陝西記者站(西安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文字:唐茹 周道剛 張贏
圖片:周道剛
視頻:張贏
編輯:林飛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