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的水資源危機都和天氣相關。衝突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在烏克蘭東部,自2014年起幾乎每天都會發生武裝衝突。在500公裡的前線上分布著眾多關鍵水資源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時常被攻擊或是摧毀,影響水資源的供應。
很多非政府組織,如「烏克蘭保護水資源(Protect Water Ukraine)」以及捷克的「需要幫助的人(People in Need,PIN)」都在開展相關活動,與跨國夥伴一同合作,保護基礎設施,使得人們不再因水資源問題而困擾,確保學校、幼兒園、醫院等關鍵設施的水資源供應。
這些倡議得到了諸多官方支持,如英國國際發展部、歐盟委員會公民保護以及人道主義援助行動,以及捷克外交部。
Ania Okinczyc是PIN在烏克蘭地區的負責人。她大致描述了水資源欠缺的程度:「去年,平均來說,衝突前線的基礎設施每三天就要被摧毀一次。去年一年就發生了135次時間。今年,超過400萬人面臨缺水的危險。」
不僅如此,烏克蘭中央供暖系統也需要水資源來運行。因此,當冬天溫度降至0度以下時,成千上萬的人將無法獲得供暖。
衝突雙方無法達成停火協定,維修受損供水管道、過濾以及抽水系統就不再僅僅與工程技術本身有關,更關涉到保護平民。Okinczyc女士表示:「自2014年以來,25名工人受傷;9名工人在試圖進行維修時不幸喪生。」
無論是氣候還是衝突,無論是在衣索比亞還是在烏克蘭,水資源問題都普遍存在。水資源問題並不是一個區域性的問題,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解決方案同樣需要全球各方的配合。或許只有少數地區面臨風險,但各方都應當承擔起責任。如果我們能夠妥當地解決水資源問題,人類將會從中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