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普故事】獨居婆婆喊「救命」,幸好遇上了普查員……

2021-02-13 中國信息報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在進行中。11月2日晚上,廣東中山市沙溪鎮溪角社區的人口普查員劉偉騰正在所負責的普查小區開展入戶登記工作。

來到小區一住戶門外,還未敲門,劉偉騰就依稀聽到「救命」的微弱呼救聲,敲門後卻無人應答。於是,他立即報警,並向小區物管人員了解該住戶情況。隨後趕來的公安民警破門而入,發現一婆婆倒在靠近大門的地上,已然失去知覺。民警馬上聯繫120,將病人送往當地的隆都醫院。經救治,婆婆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

公安民警、小區物管人員到達住戶處,將麥婆婆送到醫院

劉偉騰及時向溪角社區、沙溪鎮政府報告了情況。經沙溪鎮公共服務辦、衛健局、溪角社區等部門單位介入調查了解,倒地在家的婆婆姓麥,香港特區戶籍居民,獨居沙溪鎮溪角社區已十多年。據醫生診治,判定麥婆婆患有輕度老人痴呆症及嚴重營養不良,倒地不起已有好幾天,幸好被及時發現送到醫院救治。

在隆都醫院住院期間,麥婆婆得到了醫生護士的悉心治療照顧,溪角社區、香港工聯會中山中心及居住的小區物業管理公司工作人員每天輪流到醫院探望和照顧麥婆婆。經歷了這次驚險,麥婆婆對連日來幫助過她的人表達感謝:「大家有情義。都不認識我,卻救了我,還經常放下工作來照顧我,來和我聊天。」

醫生同時提醒到,麥婆婆已經82歲,如繼續獨居有較大的意外風險。溪角社區第一時間聯繫香港工聯會中山中心幫助尋找婆婆的親人,然而無果。麥婆婆也無法提供個人身份證明。經徵詢麥婆婆意願,溪角社區、香港工聯會中山中心多方協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困難幫助婆婆順利返回香港進行後續治療,同時也將繼續跟進麥婆婆返港後的治療、生活等事宜。

大家輪流到醫院探望和照顧麥婆婆

得知麥婆婆目前無生命之憂,且得到妥善的治療和生活照顧安排,劉偉騰終於鬆了一口氣。他表示,人口普查就是為了查清全國的人口,包括數量、年齡、分布、城鄉住房等,如果及時掌握到高齡人口的數量和居住情況,不僅對國家科學制定相關政策有用,也同時有利於社區投入開展養老、醫療等具體工作。「很榮幸成為一名人普工作者,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貢獻力量。」劉偉騰說。

普查路上,有哪些令人動容的故事?還有哪些讓人流淚的瞬間?歡迎給我們來稿。體裁不限,文字、圖片、視頻均可。投稿郵箱:xxbtougao@126.com

由於微信公眾號近期改變了推送規則,您可在每次閱讀後,點擊文末右下角的「在看」,這樣我們每次新的推送就能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中啦~

相關焦點

  • 90歲獨居婆婆家中倒地20分鐘,關鍵時刻,他們出手了....
    獨居婆婆家中倒地20分鐘 「忠哥」、「精哥」迅速救人
  • 最美「兩員」⒁ | 蔣帥紅:人普路上的「領頭雁」
    荷花園街道東郡社區普查員蔣帥紅在基層工作多年,對統計工作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在「七人普」各個階段中,她帶領著社區其他普查員一起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了任務。「人口普查結果關係到各行各業未來的發展,考驗著我們的工作程度。我們必須做到精益求精,讓數據經得起抽查和檢驗。」蔣帥紅不僅是一名普查員,還是一名黨員,她對自己有著更高的要求。
  • 【七人普】人普路上暖心事兒~
    11月1日零時起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啟入戶登記模式奮戰在一線的普查員已經披星戴月不辭辛苦數十日大國點名 沒你不行和我們所有人息息相關的人普路上(戳圖片看更多)↑↑↑當江蘇南京高淳區淳溪街道慄園社區普查員楊玉順,普查到史玉桃奶奶家時,奶奶向他抱怨道:昨天,叫了個水電工來修水龍頭,可是修完還漏水。
  • 臨沂市七人普「最美普查員」候選人風採(郯城縣)
    楊秀麗是花園鎮花園社區廣亮集村二組的一名村會計,也是本村一名普查指導員,這是她第一次參加人口普查工作,為了確保所採集的普查數據準確,獲取信息全面,在普查工作中,楊秀麗同志堅持「勤學、好問、不怕吃苦」的精神,發揚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保證人普工作順利完成。從接到人口普查培訓通知到投入入戶登記工作,學習時間很短。
  • 進度條100%,光明街道「七人普」短表登記工作圓滿完成
    街道領導深入一線督查工作「七人普」短表工作圓滿完成,離不開光明街道科學的規劃、領導的重視以及293名人口普查員的日夜奮鬥。本次人口普查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領導重視,高位推動光明街道辦事處成立了由主任擔組長、副主任擔副組長的「七人普」領導小組。
  • 獨居女生被困浴室30小時,結果…
    對於北京的獨居姑娘菲菲(化名)來說,這個春節實在是太坎坷了!除夕那天因為浴室門鎖出現問題她困在浴室整整30多小時!菲菲沒有放棄,她用花灑不斷敲擊浴室管道,並大喊發出求救信息和位置,嗓子喊得冒煙兒了,她就喝自來水。終於在大年初二凌晨4點左右,菲菲的求救被樓下的鄰居聽到,幫她找來開鎖師傅。聽說菲菲30多個小時沒吃東西了,開鎖的王師傅還特意給她買了麵包和牛奶……等在門外的鄰居一直陪著她,並給她加油打氣。
  • 監控記錄了這驚險一刻,「救命哨音」讓她死裡逃生……
    李衛吹響哨音後,一邊跑一邊大聲喊:「停車!快停車!」司機聽到了哨音及喊叫聲,立馬剎了車。路上隨之而來響起重型貨車的緊急剎車聲!此時,電動車主已經被貨車撞到,貨車已經碾過了電動車,車主正摔倒在兩個前輪胎之間!
  • 門鎖損壞被困浴室30小時,獨居女生最後這樣自救脫險!
    想盡各種辦法,最終通過敲擊浴室管道引起樓下鄰居注意而獲救的菲菲說:獨居遇到問題時,要保持冷靜、制定求救計劃、適當休息保存體力很重要。除夕凌晨,家住菲菲像往常一樣去浴室洗漱,並習慣性地鎖上了浴室門。當她洗漱完之後,卻發現浴室門怎麼也打不開。「起初以為是門把手壞了,可擰了半天也開不了門,這才發現是鎖芯的問題。當時也沒帶著手機,無法通過電話求助,就有點著急了。」菲菲回憶道。
  • 這位「敲門哥」每天早起敲鄰居家門,背後竟有一個這樣的故事
    在湖南長沙芙蓉區凱通國際城毛志勇夫妻和88歲的獨居老人範娭毑是10年的老鄰居範娭毑的丈夫26年前去世
  • 歡歌原創歌曲 喊一聲沂蒙我回來了
    在參觀過程中,展館中展出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令人深思。故事講的是一個戰士在一次戰鬥中受傷被俘,敵人用盡所有殘酷的手段他仍堅貞不屈,後來被敵人折磨而死。當地百姓知道消息後冒著生命危險為他收屍,最終被從幾十公裡以外趕來的一對夫妻搶會了屍體。
  • 金鵝街道板慄灣社區普查員林文英:用心用情用力 詮釋責任擔當
    在入戶登記目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廣大普查工作者在工作中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他們用忘我工作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普查人的敬業奉獻精神。隆昌市金鵝街道板慄灣社區普查員林文英便是其中之一。林文英是隆昌市金鵝街道板慄灣社區書記,也是一名人口普查指導員。在接到人口普查任務後,作為已經參加過三次人口普查工作的她,深知普查工作責任重大。
  • 當婆婆遇上媽:受氣其實也幸福?
    導 讀:電視劇《當婆婆遇上媽之歡喜冤家》正在愛奇藝熱播,「潮叔」郭曉冬在劇中飾演「夾板男」林一凡。
  • 川普想講東方故事
    東方和西方,幾乎一直是對立的,東方故事和西方故事,也一直不同。
  • 【統計園地】項美芳:情系人普 無私奉獻
    有些普查對象不在家,一次不行,要上門好幾次才能找到人。她不抱怨,在摸底登記工作中,一名78歲老婦向她反映,兒子25年前因感情問題離家出走,至今未歸,生死不明,想借這次人口普查幫助尋找,她很重視,詳細向她解釋,通過普查比對,如果發現她兒子在外地進行了普查登記,就能找到,就能幫助這對母子重新團聚。
  • 格物日記:為婆婆清理廚房 撿回丟失的德行
    洗胡蘿蔔時,發現婆婆家廚房又髒又亂,吃完胡蘿蔔,我系上圍裙,來到廚房就開始打掃衛生。把整個廚房及大小用具都給刷了一遍,又用噴霧手榴彈,把灶臺和牆磚也都擦了一遍,總算擦乾淨了。婆婆公公在客廳一個勁喊我,讓我別幹了,歇一歇,可是看到髒亂的廚房我怎能歇著。
  • 故事:九命貓的故事
    都說貓有九條命,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九命貓的故事。
  • 婆婆乳腺癌復發,兒媳婦做了這些事讓她安心!
    我緊緊的抱住她,婆婆滾燙的淚水打溼了我的肩頭,「這個病太難受了!太難受了!還連累了你們!」「沒事的媽,其他事情你不要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輕輕的拍著婆婆的後背,安撫著她。我們極力向婆婆解釋了費用的明細,勤儉持家的婆婆才放下了心理的負擔,配合著醫生的治療方案,經過4次化療後情況好轉了不少。第一次複查的結果令我們全家喜悅。婆婆身體恢復得還不錯,但有天她鄭重其事地問道:「我患上的這個疾病復發概率是不是非常大?」我連忙停下手上的活,整理了慌亂的神色,「怎麼了媽?
  • 靈異故事:村裡阿姨的靈異經歷
    靈異故事:村裡阿姨的靈異經歷我家在XX村,那位阿姨就住在我家後面,村裡樸素,和諧有愛,大家經常往來。那是我8歲時候的事情,那天,阿姨的爸爸後事做完沒多久,我跟著奶奶去他們家做客,奶奶在和阿姨的媽媽聊天,我則和阿姨的孩子一起在屋外的空地上玩耍。
  • 眾女星吐槽年夜飯隱藏的婆媳心理戰,與婆婆鬥智鬥勇堪比宮心計
    過年反而是一年裡最黑暗的時候,與婆婆之間看不見的硝煙更是讓人心累。我們想像中,一大家子人應該呈現互幫互助的局面,可Julie的婆婆在這個時候,就很有競爭意識,只會默默做自己的拿手好菜,也不指導Julia,所以每每都是婆婆的菜先擺上飯桌,而Julie做的就會在最邊緣的位置。
  • 《北京遇上西雅圖2》:願你遇上對的人
    ● ● ●電影裡總有各種各樣的愛情,以及無數遇上的瞬間。既會在某個時刻行走在冬夜的冷風中,也會某一天和喜歡的人相擁在春風沉醉的晚上。但是啊,那些腦海中幻想過無數次的場景只有在電影中才會發生。不是每個人都有緣遇上的。現實生活是如此的寡然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