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註:學農技,問專家,查病害,請下載農管家APP。
進入柑橘秋梢期和果實膨大期,危害嫩梢和幼果的害蟲開始蠢蠢欲動,柑橘椿象便是其中之一,因遇敵時放出臭氣,所以也稱之為臭屁蟲,主要危害柑橘的果實和嫩梢。
▲危害果實
一、危害症狀
一般8-10月是臭屁蟲比較活躍的時期,以成蟲和若蟲用針狀口器插入柑橘果內,吸食汁液,被刺害部位逐漸變黃導致果實脫落,皮薄且光滑的果實品種受害較重。或危害枝梢幼嫩部分吸食枝液,造成梢枝枯萎,和病害相似, 加之臭屁蟲一般在早晚活動,且危害後逃逸或隱藏起來,易造成果農誤判成病害。
柑橘區主要的蝽類有長吻蝽、稻綠蝽以及麻皮蝽很茶翅蝽等。
二、臭屁蟲種類及規律
1、長吻蝽
又叫大綠蝽,是主要的柑橘害蝽,一般5-10月都有活動,其中7-8月為若蟲盛發期。一棵樹上如果有10頭以上若蟲分散危害,則會大量落果。大綠蝽的卵產於葉面或果面,14粒呈B字形。
2、綠稻蝽
體型相對較小,一般有全綠型、黃肩型和黃翅型,3-4月以嫩梢、花柄、幼果為食,8-10月成熟果實汁液為食,導致嫩梢枯萎、花朵掉落幼果發育受阻,成熟果實被害後無食用價值。
3、麻皮蝽
麻皮蝽又叫臭大姐、麻椿象,分布較廣,體型和長吻蝽相當。6-8月為危害第一次高峰,10月上中旬是第二次高峰。成蟲和若蟲都以椎狀口器吸食植物汁液,造成落果。
4、茶翅蝽
茶翅蝽又名臭板蟲、茶色蝽是幾種蝽類種危害較大的一種,被害果實表面凹凸不平,受害處變硬味苦,或者果肉木栓化。
一般4月開始遷進果園,8-10月若蟲和成蟲同時危害柑橘果實,成蟲有假死性且極為靈敏,人靠近會躲避或飛走或掉落地面。
三、防治方法及用藥
1、人工捕捉
清晨、傍晚或陰雨天成蟲不大活動,易於捕捉,見到卵塊及時摘除。
2、藥物防治
選用毒死蜱、菊酯類的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阿維菌素等藥劑。因為有的蝽類成蟲有假死習性,所以應該注意,噴藥要細緻,地面樹幹隱蔽處要噴到。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