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脫落,有多種細菌性疾病可導致魚鱗脫落,雖然不能根據魚鱗脫落等症狀進行魚病的具體診斷,但至少可以縮小我們對魚病判斷的範圍,今天給大家列舉幾例涉及到魚鱗脫落的病症:
赤皮病(Red-skin disease)
螢光假單胞菌引起魚體表充血,鱗片脫落,特別是魚體兩側和腹部最為明顯,鰭的末端腐爛,鰭條間的組織也被破壞,使鰭條呈掃帚狀,形成「蛀鰭」。
螢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不能侵入健康魚的皮膚,因此病魚有受傷史,對類似病病原鑑定也較為快速,螢光假單胞菌生長於瓊脂培養基上,紫外照射具螢光效果。
鯉白雲病(White cloud disease of carp)
魚體患病初期病魚分泌大量黏液,形成一層白色薄膜,主要附著在頭部,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蔓延擴大至其他部位,嚴重時好似全身布著一片白雲,部分病魚鱗片脫落或豎起,體表和鰭出血,所以此病病症鱗片脫落是附帶性的,並不是主要病症。日本學者鑑定此病病原為螢光假單胞菌非運動性變異種,國內有學者分離到惡臭假單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列印病(Stigmatosis)
列印病初期症狀是皮膚及其下層肌肉出現紅斑,隨著病情的發展,鱗片脫落,肌肉腐爛,病灶的直徑逐漸擴大,深度加深,形成潰瘍。病原體是點狀氣單胞菌點狀亞種(Aeromonas punctata subsp. punctata),在R-S培養基上菌落呈黃色。
鱗片脫落只是魚細菌性疾病的症狀之一,體表潰爛時鱗片必然不存,細菌性病害中鱗片脫落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魚病的發生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且開放環境下也有可能是多發性的感染,魚病監測需要連續進行;當然機械性損傷也能導致魚鱗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