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俞:調三焦、利水強腰(視頻)

2021-02-22 兒康在線健康育兒

【位置】

三焦俞穴位於腰部,當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開1.5寸。

【功效】

利水強腰,外散三焦腑之熱。

【主 治】

主治腸鳴,腹脹,嘔吐,洩瀉,痢疾,腎炎,尿瀦留,胃炎,胃痙攣,小便不利,水腫,黃疸,腰背強痛。

【穴位配伍】

配石門主治水腫,小便不利。

配小腸俞、下髎、章門主治腹瀉

配氣海穴、足三裡穴治腸鳴、腹脹。

配小腸俞、下髎、章門主治腹瀉;

配腎俞、委中、太溪、命門主治腰脊強痛。

【日常保健】

按摩:被按摩者俯臥,按摩者用兩手大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三焦俞穴約2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也可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三焦俞穴至潮紅髮熱,每天堅持,可緩解腹脹腸鳴等。

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一次。

拔罐:用火罐留罐5-10分鐘,隔天一次。

刮痧:用面刮法從上而下刮拭三焦俞穴,力度微重,出痧為度。

小兒推拿的作用 

小兒推拿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扶正祛邪。具體表現為:

穴位與經絡的治療功能,已被現代臨床醫學所證實。穴位即為經絡上的最重要點,通過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調整經絡氣血、陰陽平衡的作用。正氣自然充足,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幹,也就是抵抗力增強,得病的機會相應減少。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小兒推拿確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保證小兒氣血充盈,飲食不偏,食慾旺盛、發育正常等。

如果小兒有病,推拿小兒身體的某一部位,通過經絡的聯繫,使其體內相應的臟腑產生相應的生理變化,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小兒推拿治療範圍很廣,可以對發熱感冒咳嗽哮喘滯頤(流口水)腹痛腹瀉便秘厭食疳積(營養不良)夜啼遺尿近視小兒肌性斜頸等多種常見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小兒推拿對小兒強身防病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A) 未病先防:通過小兒推拿,小兒氣血調和,經絡通暢、陰陽平衡、正氣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B) 防病傳變:小兒得病後傳變較快,易發生危急狀態,小兒推拿可以起到預防發病、防止傳變以及發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1.推拿時間選擇以孩子精神好,心情好時為宜,避免在孩子鬧瞌睡或者飯後半小時內做推拿,否則孩子容易哭鬧不配合或者嘔吐。

2.推拿後可喝水,喝奶。30分鐘後吃飯,不吃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立即洗手洗澡。

3.推拿前後喝杯熱水,安靜休息(30分鐘最好),有助於提高療效。

相關焦點

  • 冬季為什麼要做三焦?三焦不通,頸椎病、高血壓、體寒、腰酸、腎虛、氣血虛都來了!
    俗話說「五臟六腑」,除了心、肝、脾、肺、腎「五臟」,還有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五腑」,剩下的一個腑即是三焦——人體的胸腔和腹腔。三焦分別為上焦、中焦、下焦,中醫認為,三焦和其他臟腑一樣是具有綜合功能的器官,由於其與五臟無表裡配合關係,而是分布於胸腹腔的一個「大腑」,故有「孤腑」之稱。
  • 順帶還可以補腎、利溼、通三焦
    其實豬油最重要的一個功效,就是可以利三焦,排廢水。如果解刨來看的話,可以把它看作一個像網膜一樣的組織。負責心肺的是上焦,負責脾胃的是中焦,負責腎,膀胱,大小腸的是下焦,這三焦構成了中醫上最重視的三焦系統。如果三焦不通,就會生病,如果三焦有溼,就會渾身不舒服所以利三焦,排廢水,是相當重要的,而豬油,恰恰就是利三焦的現成藥引。
  • 支溝穴:疏利三焦、聰耳利脅、治療便秘
    【附註】三焦經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按摩法:每天用指尖按壓支溝穴1-3分鐘,可以有效調理腸胃排便功能。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註明:本文視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使用不當請聯繫刪除,文章內容若涉及配方針灸技術,僅供參考,請勿隨意使用。
  • 今日養生方 |滋陰益氣、利水解毒,專家推薦「花開富貴清火湯」,幫你清清火
    上中下三焦火盛,就容易出現頭暈目赤、暗瘡出來、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口臭痰黃、尿黃尿澀、大便乾結等症候。所以節後養生調理的關鍵詞就是「清火」了。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在此特為大家推薦一款花開富貴清火湯。
  • 六字訣:調理五臟六腑的6個奇字(南老師視頻教學)
    這是用聲音來養五臟的養生法,比如噓音能夠疏洩肝鬱;呵音可以降心火;呼音可以運化脾胃;泗音能夠肅降肺氣;吹音能夠強腎水;嘻音可以通三焦。當五臟五音出現病變時,還可以用「六字訣」來調理五臟,這時則用五臟相剋法。比如,腎虛時的養生法是用肺音泗來補,因為金生水;肺氣虛時用脾呼補,取土生金;脾虛心呵補,取火生土;肝虛腎吹補,取水生木,可以明目。
  • (附八段錦養生操視頻)
    為此,我院推出八段錦養生操一套,宅在家裡的各位可以跟著視頻裡的小哥哥小姐姐,每天動起來。↓↓↓「錦」指的是上等的絲質品,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珍貴而又精美的飾物。有一套動作優美編排精煉,治病健身效果俱佳的健身氣功功法,從古至今深受人們的喜愛,由於有八組動作組成,人們就把他稱之為「八段錦」。
  • 大腸俞穴:保持腸道衛生的「清道夫」
    大腸俞穴取穴方法    大腸俞穴的位置:大腸俞穴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大腸俞」「大腸」,大腸腑也。「俞」,輸也。大腸俞名意指大腸腑中的水溼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日常生活中,經常按揉大腸俞,有利於大腸健康,保持大便通暢。人體輕輕鬆鬆,沒有有害物質的侵害,自然精神倍增。該穴出自《針灸甲乙經》的「大腸俞,在第十六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 維道穴:利水消腫、調經止帶、健脾和胃
    【功能主治】功能:利水消腫、調經止帶、健脾和胃。主治:1. 帶下、月經不調、陰挺、小腹痛等婦科病證;2. 腰胯痛。【穴位配伍】配脾俞、陰陵泉、關元主治月經不調、帶下。【刺灸法】直刺1~1.5寸。
  • 肝俞穴:疏肝利膽,理氣明目
    了點  擊  上  方  藍  字  關  注  我  們肝俞為經穴名。
  • 健生堂 | 脾胃弱則百病生,「調脾」很重要
    砂仁辛香而散,溫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爭,能暢通三焦。砂仁有行氣化溼、溫脾、開胃等功效。砂仁也可用在燉肉之中,能解油膩,芳香化濁,去掉肉類腥味,幫助消化。其中砂仁粥適用於脾胃虛寒、脘腹脹滿、食欲不振人群。對於脾胃虛弱和痰溼較盛的人群,最好廚房裡常備陳皮。
  • 說藥 | 金絲草:清熱、解暑、利尿,屬利水消腫藥.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70釐米,根細弱,較稠密,基部常密生分櫱。稈直立,叢生,或基部膝曲。屬利水滲溼藥下屬分類的利水消腫藥。【臨床應用】用量30~60克。用治感冒高熱、中暑、尿路感染、腎炎水腫、黃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兒久熱不退等。【藥理研究】1.揮髮油中所含黃樟醚對中樞有抑制作用,並可使動物的呼吸中樞麻痺。2.金耳環全草製成酊劑用於拔牙,證明有麻醉鎮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