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三焦俞穴位於腰部,當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開1.5寸。
【功效】
利水強腰,外散三焦腑之熱。
【主 治】
主治腸鳴,腹脹,嘔吐,洩瀉,痢疾,腎炎,尿瀦留,胃炎,胃痙攣,小便不利,水腫,黃疸,腰背強痛。
【穴位配伍】
配石門主治水腫,小便不利。
配小腸俞、下髎、章門主治腹瀉
配氣海穴、足三裡穴治腸鳴、腹脹。
配小腸俞、下髎、章門主治腹瀉;
配腎俞、委中、太溪、命門主治腰脊強痛。
【日常保健】
按摩:被按摩者俯臥,按摩者用兩手大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三焦俞穴約2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也可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三焦俞穴至潮紅髮熱,每天堅持,可緩解腹脹腸鳴等。
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一次。
拔罐:用火罐留罐5-10分鐘,隔天一次。
刮痧:用面刮法從上而下刮拭三焦俞穴,力度微重,出痧為度。
小兒推拿的作用
小兒推拿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扶正祛邪。具體表現為:
穴位與經絡的治療功能,已被現代臨床醫學所證實。穴位即為經絡上的最重要點,通過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調整經絡氣血、陰陽平衡的作用。正氣自然充足,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幹,也就是抵抗力增強,得病的機會相應減少。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小兒推拿確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保證小兒氣血充盈,飲食不偏,食慾旺盛、發育正常等。
如果小兒有病,推拿小兒身體的某一部位,通過經絡的聯繫,使其體內相應的臟腑產生相應的生理變化,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小兒推拿治療範圍很廣,可以對發熱、感冒、咳嗽、哮喘、滯頤(流口水)、腹痛、腹瀉、便秘、厭食、疳積(營養不良)、夜啼、遺尿、近視、小兒肌性斜頸等多種常見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小兒推拿對小兒強身防病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A) 未病先防:通過小兒推拿,小兒氣血調和,經絡通暢、陰陽平衡、正氣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B) 防病傳變:小兒得病後傳變較快,易發生危急狀態,小兒推拿可以起到預防發病、防止傳變以及發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1.推拿時間選擇以孩子精神好,心情好時為宜,避免在孩子鬧瞌睡或者飯後半小時內做推拿,否則孩子容易哭鬧不配合或者嘔吐。
2.推拿後可喝水,喝奶。30分鐘後吃飯,不吃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立即洗手洗澡。
3.推拿前後喝杯熱水,安靜休息(30分鐘最好),有助於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