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再見以後
這首歌在歌詞方面,設計的很有意思。只看詞而不聽歌的話,你是很難從歌詞方面來分辨出主歌和副歌。這首歌在詞的設計上,摒棄了現在歌詞常用的:「主歌,副歌,主歌,副歌」這樣的結構。
這首歌在歌詞方面,採用了傳統的詩詞寫作手法,全首歌並沒有重複的歌詞,單是從歌詞的結構上來看,就給了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歌曲一開始,就問了一個問題「愁到底是什麼?」上面說過,吳青峰非常喜歡使用意象。而接下來的回答,會讓人忍不住感慨,原來這些東西也可以表達「愁」。
上面問了,「愁 到底是什麼。」緊接著就用了四個字:楊花雨落。對於「楊花雨落」這四個字的來源,網絡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引用自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記》中「楊花落盡子規啼」,另外一種說法是,這四個字是引用了鄭燮的《念奴嬌•長幹裡》中的「細雨餳簫,斜陽牧笛,一徑穿桃李。風吹花落,落花風又吹起。」不管引用的是哪首詞,都很好的回答了「愁到底是什麼?」
接下來一句:「是三千丈黑髮,逼成枯柳」則是引用了李白的《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而第二句則是用了「灞橋折柳送別」這樣的典故。唐朝時在灞橋折柳送別,以寄思念。看來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奇怪,李白人家是白髮,為什麼我會說青峰用了李白之典呢?灞橋折柳和枯柳又有何關係呢?這便是青峰的厲害之處了吧。思念把黑髮變白髮,把青柳折枯,怎會不愁?愁到底是什麼?是三千丈黑髮逼成白,青柳逼成枯。」
接下來,「是凋謝的花瓣,念舊的蜂」你一開始聽可能會覺得很搞笑,但你仔細看這些意象,你會發現,原來「愁」字,可以這樣表達。蜜蜂哪裡懂得愁啊,是你離開之後,我和往常一樣去做那些事,就像蜜蜂同往常那樣去那朵花上採蜜一樣,蜜蜂發現花瓣凋落了,我發現你不在了。
而最後一句回答「是往日的歡活,又來折磨」。愁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往日的歡活,用歡活來對比愁,可謂是愁上加愁啊。
接下來的詞,大量的引用了古代的詩詞,讓人不由感慨吳青峰的詩詞量。
「芳草無盡 曾經相看兩不膩 」引用了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中的「相看兩不厭」;
「如今花無語 飛過鞦韆去……亂紅的情緒 我自言自語」引用了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中的「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鞦韆去」;
「只是想起了 再無人聆聽 不如歸去」引用了劉辰翁的《金縷曲•聞杜鵑》的「聽長亭 青山落日 不如歸去」;
「我孤獨的聲音,飄零一地,細看不是花絮,是點點淚滴.」引用了蘇軾的《次韻章志夫楊花詞》中的「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夕陽無盡,再看只會更傷心」引用了李商隱的《登樂遊原》中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全首歌沒有一處直接描寫「說了再見以後」的情緒,卻通過各種引用和各種意象將這種惆悵和無奈描寫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