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在大部制交通運輸正式建立8年之後,在《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施行1年零3個月後,1998版《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宣告廢止,廢止的內容包括計程車公司、駕駛員的資質條件及申請從業的程序等。
正如有關報導所說,「《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施行之後,《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成為『殭屍辦法』。然而『份子錢』爭議表明,類似於『98版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的規章並未全『僵』」。其中關於計程車的運作模式、管制辦法等依舊在發揮著作用。
首當其衝的是計程車業的過度管制。98版辦法規定,「出租汽車是城市公共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辦法適用於城市出租汽車的規劃、經營、管理和服務」,行政的幹預之手在計程車業處處顯現,大到總量管制、申請程序,小到計程車服務價格、服務質量的規定,過度的管制使得計程車業無法很好地適應形勢變化,是今天計程車所有問題的根源。
其次,計程車業數量管制引發了供給不足。辦法規定,「出租汽車的發展規劃和計劃,由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在實際執行中,行業規劃的重點放在數量管制上,造成供給不足,抬高了行業的準入門檻和經濟租金,表現為計程車經營牌照的價格上漲和駕駛員的收入不降,這又倒逼著有關部門進一步保持數量管制。數量管制是計程車服務質量惡化、供給嚴重不足的直接原因,也是「份子錢」的源頭。
早在2000年初,社會各界就提出要改革計程車業,但十幾年過去了,計程車業的基本格局並未發生大的變化。只是今天的大環境發生變化了,專車興起了,這也是相關部門要廢止辦法的背景。
專車對計程車業影響深遠。專車的湧入,首先打破了計程車業的數量管制。以廣州為例,截至去年10月末,合法的計程車僅有2.18萬輛,而統計數據顯示,廣州的專車數量超過11.5萬輛,是計程車的5倍有餘。數量管制瓦解帶來的競爭,在滿足乘客基本的交通需求以外,還提升了行業整體的服務品質,服務也趨於多元化。
專車的另一個顯著的影響是計程車運營方與司機之間建立了全新的關係。傳統計程車業,除了少量的個體戶(自我僱用)以外,計程車公司與駕駛員之間是僱用(或承包)關係,計程車駕駛員也成為一種職業,勞動力的跨行業流動較小,靠著計程車吃車,收入降低當然沒法接受,這也成為支持數量管制、支持價格保護的一種理由。
據前述統計,廣州的專車專職司機只有4%,體驗生活和兼職的私家車主佔到96%,高峰接單,低谷休息成為可能,駕駛員進出行業也很常見,不像傳統計程車業那麼剛性。專車的出現還消解了計程車業的社會地位,計程車不再「必須」,對社會的影響也不像之前那麼大。
舊辦法雖然廢止,城市計程車改革及與之配套的專車管理方案立法,還在進行當中,未來計程車應該如何管理?長期以來,計程車業缺乏「門口的野蠻人」,行業壟斷無法破局。如今天,專車以多元化、增量改革的方式,為計程車行業帶來了新氣象,計程車業的管理也應該朝著放鬆管制、禁止數量管制的方向繼續前進,以此保持計程車市場的競爭性,一舉化解計程車長久以來的行業壟斷和勞動力僵化的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