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及氣喘患者劇增,病患大排長龍,推究原因發現,除了季節與患者本身因素外,空氣汙染造成的PM2.5細懸浮微粒,也是很大因素。
PM是Particulate matter的縮寫,指的就是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其中直徑小於或等於10微米的懸浮粒子稱為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懸浮粒子稱為細懸浮微粒(PM2.5)。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空氣汙染與心臟疾病、呼吸道疾病以及癌症有密切的關係,40%的心臟疾病、40%的中風、11%的慢性肺部阻塞疾病、6%的肺癌,以及3%的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死亡案例,與戶外空氣汙染有關。
根據2012年的統計結果,室外環境空氣汙染,估計導致全球370萬人提早死亡,原因就是暴露於PM10或PM2.5之下,這些細懸浮微粒能滲透並深深嵌入肺部,並導致心血管與呼吸道疾病,甚至是肺癌、尿道癌與膀胱癌等癌症。
理博士表示,東北季風盛行的秋、冬季節,懸浮微粒往往是造成空氣品質不良主因,而PM2.5更是對健康危害非常巨大。
理博士提醒,空氣汙染造成細懸浮微粒濃度達36微克/立方米(第4級)起,敏感性族群(包括心臟病、呼吸道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與孩童)需開始注意戶外活動及身體情況,而一般健康民眾則於濃度達54微克/立方米(第7級),需開始注意戶外活動的時間與強度。
至於如何防範PM2.5對健康的影響?理博士說,除了當細懸浮微粒超標時,減少出門與長時間戶外活動之外,出門時最好戴口罩或護目鏡。
另應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C的蔬果,如深綠色葉菜類、柑橘類、奇異果以及草莓,可增加上呼吸道的抵抗力。若有嚴重呼吸道過敏症狀或身體不適,則應儘快就醫。
若覺得此文對您有幫助,別忘了轉發給您的朋友哦!
分享美麗健康,共享美好生活!關注理君博士微信公眾號:sumbershire1,健康生活、美麗人生從此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