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歲的時候,媽媽把阿玦送到了北京,交給遠在北京的舅舅照顧。媽媽告訴阿玦,北京的教學條件好,讓她在北京好好地上學。阿玦很擔心母親,但母親很堅決,一定要阿玦在北京念書,以便將來考個好大學。
阿玦在北京生活了一年,舅媽偏心自己的兒子,話裡話外地嫌棄阿玦,總覺得阿玦是個累贅。阿玦不解,問舅舅,舅舅不說;問母親,母親也只是讓她忍著,從小在母親百般呵護下長大的阿玦漸漸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終於有一天,媽媽的電話再也打不通了,阿玦慌了,找舅舅拿錢要回四川,舅舅不給,反而把阿玦身上的零花錢全收走了。這下,阿玦更加肯定媽媽和舅舅有什麼事情瞞著自己。
阿玦偷偷地離開了舅舅的家,到火車站混進了站臺,又偷爬上了火車,身無分文地踏上了回川的路。她說那趟旅途走了一個多月,無數次地被從火車上攆下,又無數次地偷爬火車,也乞討過,哀求過,撿過垃圾箱的食品果腹。憑著過人的毅力與方向感,十二歲的阿玦終於像乞丐般地回到了四川,她飛一般地向家裡跑去。
家門還是那個家門,阿玦敲著、喊著,希望媽媽打開房門接納自己。然而,開門的卻是陌生人。阿玦蒙了,以為自己走錯了樓層,反覆地上下查看。這時,隔壁的人家開了門,將阿玦接納了進去。鄰居告訴阿玦,她媽媽死了,爸爸把房子賣了,搬走了。
拿著鄰居給的父親的新地址,阿玦明白了母親送自己到北京的用意,也明白了舅媽話裡話外的嫌棄。想必那時,媽媽已明白自己時日無多,想把孩子託付給舅舅照顧。回憶中,阿玦恨恨地說:「他們拿了我媽一大筆錢,卻不肯好好照顧,讓我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這樣的親人不要也罷。」
有了新地址的阿玦流著眼淚找到了父親的新家,她的頭腦裡迴響鄰人吃驚的話:「你媽死了,你不知道嗎?你爸爸把房子賣了,搬家了,也沒給你新地址嗎?」在這樣的刺激下,阿玦敲開了父親的房門。開門的是一個年輕的女子,打扮得很妖嬈。母親剛去世,父親就迫不及待地找了新歡,阿玦的情緒崩潰了,她歇斯底裡地跟那女子鬧了起來,父親聞聲從裡屋出來了,看到阿玦很是吃驚,不分青紅皂白地護住了那個女子,揚手給了阿玦一記耳光,情緒失控的阿玦第一次動手砸了父親的家。她說此後,我幾乎每年都要帶人砸他的家,他搬一次,我找一次,找到就砸。
阿玦認為母親的死跟父親脫不了關係,要不是父親經常在外沾花惹草,母親也不至於氣出病來,更不至於早早地就去世了。她說她恨,好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