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只蝸牛沾滿黃油、香蒜和白蘭地調和的料汁。挖出一塊肉,把叉子轉幾圈讓拉絲的芝士繞在蝸牛肉上,吹一吹,趁熱放入口中。或者配上香蒜法棍,細嫩的蝸牛肉混合酥脆的麵包,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連湯都用麵包蘸著吃乾淨。
然而,食用蝸牛對於有些人來說並不是愉快的體驗。比如,羅歇一家。
羅歇一家住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南部地區的坦噶尼喀省。部族間的衝突毀掉了農田,人們一無所有。過去的幾個月裡,羅歇和妻子還有六個孩子有時會弄到一些地瓜或木薯葉;但大部分時候,他們僅靠撿拾蝸牛為生。
"我還用我撿的蝸牛換麵粉,不過也換不到多少。"
自2016年底部族間暴力爆發以來,大家對物物交換已司空見慣,經濟也自此陷入癱瘓。現金不再流通,本就貧乏的收成如今幾乎化為烏有。
在穆卡姆布韋村,有大約50個用泥土和稻草搭建的小屋。然而,在這些小屋門前,卻看不到煮飯鍋蒸汽嫋嫋,看不到家人共進一餐。
孩子們漫無目的地在村裡徘徊,他們骨瘦如柴,一臉警覺。他們不笑,不哭,也不做遊戲。一個個都餓著肚子。營養不良的症狀十分明顯。
這個村莊地處偏遠,在地圖上都幾乎沒有標註。距該村最近的馬諾諾鎮也足足有140公裡遠,需要5小時車程,而且道路坑窪崎嶇。開車過後還需要渡河。最後的35公裡路程是狹窄的林間小道,只能騎摩託車通過。
在這樣的地方,即便是日常生活瑣事也可能成為困擾人們的問題。比如尋找食物,出行,以及獲得藥物。
在暴力局勢期間,距穆卡姆布韋村數公裡之外的兩家醫療中心遭到破壞。然而,儘管缺乏支持和較好的醫療用品與設備,這兩家醫療中心仍再次啟動並開始運營。
儘管如此,像羅歇一樣一無所有的人依然無法負擔就醫。
"如果你沒有錢看病,他們就會問你要一隻雞來作為醫療費。但即便這樣也還是太貴了。所以我們就用樹林裡的植物根莖當藥吃。"
環境衛生也是一個問題,尤其是飲用水的缺乏。當地居民從河裡,有時從雨後的水坑中,汲取飲用水。
西爾維婭•阿馬拉爾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駐該地區代表。
"他們用罐子甚至盤子收集雨水,並直接飲用。他們甚至連買一小塊肥皂的錢都沒有。自衝突爆發以來,他們身上又髒又破的衣服就沒有換洗過。"
由於羅歇無法重新開始耕作,他靠製作床墊維生。他也許可以賣掉這些床墊或是用它們換點食物。然而,他對未來並不持樂觀態度。
儘管這些社區有著迫切需求,而且爆發饑荒的風險與日俱增,但人道組織仍難以進入該地區提供援助,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保障、道路不通以及資金問題。
儘管該國政府最近為實現和平做出了努力,但巴特瓦族和盧巴族之間的衝突仍持續不斷。
據聯合國統計,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間,坦噶尼喀省的部族間暴力已導致超過65萬民眾流離失所。
沒人知道暴力衝突究竟導致多少民眾傷亡,更不用說被燒毀的村莊和被損毀的莊稼有多少了。
自坦噶尼喀省爆發衝突以來,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已經開展了以下工作:
在穆佐沃伊、坎泰巴和爾瓦卡託修繕了3家醫療中心,添置了醫療用品和設備。這3家醫療中心已經救治了37500名民眾。
在馬諾諾和安科羅爾的醫院修建了9個緊急淋浴設施和18個廁所,安裝了3個洗手池和32個化糞池,以防止霍亂傳播。
在穆佐沃伊和卡馬拉之間設立了一個流動診所,為7735人提供免費醫療服務。
為35600人派發了生活必需品,為28235人派發了食品,並為380人派發了種子。
六個人的晚餐
我在巴格達叫到分量超大的外賣
在戰地工作讓我看到人性在絕處的光輝
專家支招—企業如何在高風險地區安全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