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鄧小平訪問日本,成為首位訪日的我國國家領導人。這期間,鄧小平參觀日本新日鐵、松下、日產汽車等公司,乘坐新幹線列車從東京到京都,在日本親身體驗了「現代化」。他曾經鄭重而又似開玩笑地對日本人說,他是像徐福一樣,來尋找「長生不老藥」。正如乘坐日本新幹線時,鄧小平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鄧小平的人格魅力打動了日本人。歡迎儀式結束之後,福田首相在首相官邸會見鄧小平,鄧小平從容地從口袋裡掏出一包「熊貓」牌香菸,按中國的禮節遞給在座的每人一支。菸酒不分家的中國習俗,在日本也一樣有用。鄧小平也見了日本天皇。他對天皇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我們今後要積極向前看,從各個方面建立和發展兩國的和平友好關係。」當參觀日本的文化遺蹟時,陪同的日本官員對小平說:您在此看到所有文化都是我們的祖先從中國學習而來,隨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逐漸改造而成的。」鄧小平立刻回答說:「
現在我們的地位(老師和學生)顛倒過來了。」小平還說了一句極有深意的話,他說:「
長得很醜卻要打扮得像美人一樣,那是不行的。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落後,老老實實承認落後就有希望,要向日本學習。」鄧小平四十年前訪日,是中國打開國門的重要一步。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時候,這段歷史值得記住,也值得研究。實際上,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的資金、技術以及管理,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前行。鄧小平訪日時,中日之間的戰爭剛剛結束33年,那時候小平就說,中日兩國這麼近,沒有理由不搞好關係。現在,戰爭結束73年了,
為什麼又會回到原點呢?中間的路是怎麼在兜圈子呢?一百多年以來,中國一直在努力嘗試超越日本,做到了嗎?
確實在某些方面做到了。但在更多的細節和軟實力上,兩國之間仍有著極大的差距。
進步,離不開對外部的學習。他人經驗的幫助是獲得進步的重要渠道。而面對日本這個令人感情複雜的鄰居,我們還需要保持一顆謙卑冷靜之心。
正如那位第一個乘坐新幹線的老人所說的八個字:
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為防走散,微博@我是難得君
難得君原創文章:
▼ 點擊「閱讀原文"精彩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