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地理系大學生及攝影師Merlin Unterfinger追隨瑞士大山中河流的足跡,將因氣候變化而帶來的地貌變化記錄在案。
冰川的萎縮,在光滑的巖石、飛流直下的瀑布和小小的湖泊中留下了美輪美奐的印記。攝影師用鏡頭講述了一個從上個冰河時代至今,氣候變化的故事。而今天這一變化以更快的速度延續著。
(Obertalbach小溪流過蘇斯滕山口小道(Sustenpassstrasse),右邊還可以看到1850年冰川的痕跡。 Gadmen, 伯爾尼州。)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表示,暖冬造成更多冬天降雨而不是降雪,甚至在高海拔地區也是這樣,這意味著冬季月份出現洪水,而夏季山下的河流與湖泊卻會出現缺水現象。究其原因是因為,現在河流中的水,40%來自春天時的冰雪融化,而到2085年這部分水將只剩25%。
(Gadmen,伯爾尼州:冰川融水,在冰川舌下面約10米處。光滑的巖石表面是典型的冰川侵蝕的特徵。 )
Unterfinger的攝影作品中,無論是山中的小溪,還是蘇黎世湖,或者伯爾尼的阿爾河(Aare),再過幾十年一定不會是今天的樣子。
石湖,Gadmen,伯爾尼州:自然形成的冰川湖,因為水中的巖石灰,令湖水呈藍綠色。
Klöntal山谷,格拉魯斯(Glarus)州:Sulzbachfall III 瀑布飛流直下50米,瀑布全長116米。
Nebenbach小溪及瀑布,位於Onsernonetal山谷,提契諾州。這條小溪無法招架瀑布的迅猛衝擊,因此藉助瀑布的力量注入了Isorno河。
Isorno河穿過片麻巖,在Onsernonetal山谷中形成了一個深深的峽谷。
然而以前並不是這樣,早在24000年之前的上一個冰河時代,Onsernone山谷,有的地方海拔曾超過1600米。
峽谷的上面,冰川的侵蝕痕跡顯而易見。
Mattmark水庫,Saas Almagell,瓦萊州:歐洲最大的天然水壩攔截出來的水庫,水壩的原材料來自1850年Allalingletscher冰川所產生的冰磧。
Allalingletscher冰川向山谷的挺進過程中,曾形成了多個天然水庫,也因此常常引發Saastal山谷中的洪水泛濫。
Schwarzbergtalbach小溪,Saas-Almagell,瓦萊州。
萊茵瀑布是瑞士最大的瀑布,每秒鐘373立方米的排水量,相當於200個浴缸的存水。它在邊境上,因硬度不同的地下結構而形成。
蘇黎世湖的水來自Linth河,這個湖從Rapperswil一直延伸到蘇黎世,蘇黎世湖所在的山谷,是Linthgletscher冰川經過多少個冰河時代侵蝕而來的。
利馬特河是蘇黎世湖的排水河,從上個冰河時代積攢下來的冰磧,甚至令其水面幾乎達到了Münsterbrücke橋的高度。
阿爾河(Aare),萊茵河水量最豐富的支流,在伯爾尼兩座大橋-Nydegg大橋和Untertorbrück大橋下流過。
喜歡遊泳的人都知道,阿爾河的水溫會在很短的幾個小時內有很大的變化,這是受圖恩湖上風勢的影響,風大的時候,湖底的冷水會注入阿爾河,造成溫度迅速下降。
蘇黎世Sihl河上的野鴨,哪裡裡有河流,哪裡就有植物、動物和人。
深度了解瑞士,請關注瑞士唯一官方中文媒體,微信號:swis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