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通過普定縣委、政府搭建平臺、貴州興偉集團投資開發、秀水村民全民參與的方式,依託該村的秀麗山水,興建集生態農業、特色旅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鄉村生態產業園,並創造性提出「秀水五股」,秀出一條社會力量包幹扶貧、旅遊產業精準扶貧的發展新路。
2015年秀水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5448元提高到2015年的10038元,同比增長84%,貧困人口減少至56戶192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5.5%。
一年不到的時間,秀水實現了從無產業、無集體經濟、無增收來源的「三無」貧困村到生態秀水、美麗鄉村的嬗變。跨越式的變化緣於普定縣委、政府搭建平臺、貴州興偉集團投資幫扶、秀水村民全民參與,創造性地提出了「秀水五股」模式,走出來的一條社會力量包幹扶貧、旅遊產業精準扶貧的發展新路。
通過「秀水五股」的實施,秀水村「發展轉方式,農村轉景區,農民轉身份」的「三轉」新藍圖逐漸繪就。
發展轉方式。秀水村充分盤活農村土地資本,通過公司化運作,促進土地集約經營,用創新的理念進行綜合開發,在增加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又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實現整體脫貧效果的最大化。預計2016年秀水農旅綜合開發產值將達1.3億元,人均收入可達26024元,再加上村民的人均經營性收入1.3萬元,可圓夢同步小康。
農村轉景區。以秀水河、龍灘、秀水湖為主線,分布實施了漂流、賽車、跑馬、垂釣等50餘個景點項目。同時,在秀水村旅遊景區新建400套農家旅館、10個休閒農莊,對秀水老寨老屋進行裝修改造,建成鄉村茶室、咖啡館、酒吧等飲食休閒巷,道路硬化、村莊綠化、房屋美化、村寨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地有聲,一個風景秀美、功能完善的鄉村旅遊點逐步建成。
農民轉身份。秀水項目帶動該村以及周邊村寨村民創業100餘人,就業400餘人,其中返鄉農民工300餘人。農民不斷轉變成公司股民、產業工人、景區服務員、個體工商戶,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安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