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冬青科植物,葉子很特別,有稜有角,就像關羽的大刀,但似乎又比大刀更威猛——稜角上是有刺的。故有鵲不踏之稱。
是很好的觀景植物,戶外任由生長,戶內可作盆栽。春末開淡黃色花,秋冬結球形紅果,鮮豔美麗,賞心悅目。
在歐洲美洲,常用於聖誕節的裝飾,故也稱「聖誕樹」。
但它的藥用名,叫枸骨。果實,根、枝葉均可入藥。屬養陰補虛藥。
果實用於陰虛身熱、淋濁、崩帶、筋骨疼痛等症,也就是說,體虛低熱,月經過多,白帶異常都可用它。《江蘇植藥志》曰:用於陰虛內熱,作滋養解熱藥,與女貞子同功。
根有滋補強壯、活絡、清風熱、祛風溼的功效,可用於骨節酸痛。
枝葉性味苦,涼。入肺、腎經,養陰清熱,補益肝腎。用於肺癆(相當於肺結核)咳嗽、勞傷失血、腰膝痿弱、風溼痺痛。
醫藥志上的枸骨附方
1、治肺炎:石老鼠根,瓜子金、枸骨根各9g,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石老鼠根又名蛇附子,性味苦辛涼,可清熱解毒,活血祛風。
瓜子金性味苦,微辛,性平,可活血散瘀,祛痰鎮咳,解毒止痛。
2、治肺結核:枸骨嫩葉30g。烘乾,開水泡,當茶飲。(《湖南藥物志》)
3、治肺結核咯血,潮熱:枸骨葉、沙參、麥冬、白及各9~15克,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腰及關節痛:枸骨葉,浸酒飲。(《湖南藥物志》)
4、頭暈耳鳴,腰膝酸痛:枸骨葉、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各9~15克。水煎服。
女貞子和旱蓮草相配,為中成藥二至丸,具有補益肝腎之功效。枸杞子同樣滋補肝腎。肝開竅於目,腎竅於耳,腰為腎之府,腎虛則溼熱乘之,而腰膝不利。這是此方治頭暈耳鳴,腰膝酸痛的理由。
5、治風溼性關節炎:鮮枸骨嫩枝葉120克(搗爛),加白酒360克,浸1天。每晚睡前溫服15~30克。(《安徽中草藥》)
6、治白癜風:鮮枸骨葉絞汁或濃煎收膏,塗搽患處。(《湖北中草藥志》)
白癜風,以皮膚皴起。生白斑點為表現。是因發熱之體被風邪等侵入毛孔,氣血凝滯,毛竅閉塞而成。《本草經疏》曰:"枸骨,氣味俱陰,入肝入腎之藥。因肝為風木之位,藏血之髒,血虛則發熱,熱甚則生風,苦寒能涼血清熱,故能治白癜風。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中提到的方藥,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