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地回來。
——陌上花開,君可緩緩歸。
這古詩中的植物,是指陌上菜嗎?
陌上菜為玄參科植物,又名母草,母草和陌上之音相近,一個連接生活,一個入詩,都是易記的好名。而由母草之稱,又延伸出開懷草的叫法。
為一年生草本,在適宜的溫度下,全年均可生長,花、果期亦全年。高10-20釐米,多分枝,枝彎曲上升,常鋪散成密密的一叢。幼苗光滑無毛,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寬卵形,頂端鈍或短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淺鈍鋸齒。莖及葉子的基部呈淡紫紅色。
花腋生,萼綠色或淡紫色,花冠管圓筒狀,紫色。蒴果長橢圓形或卵形,藏於宿萼內。
全草入藥,性味淡、微、甘,寒。入肝、脾、大腸三經。清瀉肝火、涼血解毒、消炎退腫。用於肝火上炎、溼熱瀉痢、腎炎、紅腫熱毒、痔瘡腫痛、癰癤疔腫等。
選方
1、治急性瀉痢或伴發熱:母草一兩,甘葛五錢,馬齒莧、陳茶葉各適量同炒,煎服。(《廬山中草藥》)
甘葛就是葛根,可昇陽止瀉。馬齒莧治腸炎,痢疾,瀉下,膿血,熱淋,尿血。陳茶葉常用到治痢疾的方中,比如用山楂,毛尖,和紅白糖,可治痢疾初期,飲之即愈。
2、治慢性菌痢:鮮母草二至三兩,鮮鳳尾草、鮮野莧菜各一兩。水煎,分二次服。(江西《草藥手冊》)
鳳尾草可治療痢疾、腸炎、黃疸型肝炎、吐血、便血、尿血等病症。野莧菜為莧科植物凹頭莧和反枝莧的全草或根,用於痢疾,腹瀉。
3、治慢性腎炎:母草二兩,鮮馬齒莧三斤,酒二斤。浸三天後啟用,每次服十五毫升,每日三次。(江西《草藥手冊》)
4、治風熱感冒、急性肝炎、急性腎炎:母草全草30-6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5、治勞傷咳嗽:開懷草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6、治月經不調:開懷草15g,研末蒸雞蛋2個吃。(《貴州草藥》)
7、治癤腫:母草和食鹽少許(潰瘍加白糖少許),搗爛敷患處。(《廬山中草藥》)
除了以上具體用方,乳癰,胃癌也可用其治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