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大反轉?拜登做出重要承諾:1月20日,將和中方一起並肩作戰!

2021-02-23 華帆銷售技巧

親,閱讀本文前,請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華帆銷售技巧」,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好文章我們齊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謝謝

中國剛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了相比2005年碳排放降低65%的宏偉目標,拜登就坐不住了,當天趕緊跟上行動。

12月13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社交媒體上做出重要承諾,39天後,美國將重返《巴黎協定》。

川普宣布退出,讓世界失望

巴黎協定》是繼《京都議定書》之後第二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定,旨在減少各國的碳排放,遏制全球變暖,關係到全人類的未來。

2016年川普競選時,指責氣候變化是 "中國人的謊言",《巴黎協定》將損害美國經濟:美國將失去650萬個工作崗位,遭受3萬億美元的損失。

2017年6月1日,川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這一決定遭到國內外的一致 "轟炸"。歐盟領導人表示 "非常遺憾";前總統歐巴馬表示,協議將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不是更少的就業機會,川普此舉是 "鼠目寸光";美國環境保護協會主席弗雷德-克魯普說。"退出《巴黎協定》不僅會讓川普的個人聲譽毀於一旦,也意味著美國退出世界領袖的地位。"

但川普沒有聽從這些聲音。今年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並缺席今年的全球氣候雄心峰會。而正是在這次峰會上,中國提出了比2005年碳排放量減少65%的宏偉目標。兩相比較,真是諷刺。

拜登承諾加入,世界仍需觀望

那麼,拜登的承諾是否意味著他一定會行動?對此,新京報14日援引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院長孫興傑教授的話說,拜登此次承諾重返《巴黎協定》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在此次選舉中,拜登多次承諾支持清潔能源的發展。從拜登的政治行動模式和經驗來看,拜登會用行動兌現自己的承諾,重返《巴黎條約》無疑是最佳選擇。

其次,川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對美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和聲譽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而重返《巴黎協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復美國的國際形象,更重要的是,這符合拜登重新確立美國與多邊主義地位的戰略。

作為世界前兩大碳排放國,《巴黎協定》無疑屬於中美關係的範疇。氣候變化被認為是中美可以合作的重要議題之一,而現在正是中美關係需要深度調整的關鍵時刻,拜登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籌碼。

孫教授最後說,雖然拜登不是 "推特總統",但他在社交媒體上的承諾能否實現還有待觀察。他所謂的 "39天重返《巴黎協定》",根本目的可能不是 "為了全人類的良知和環保發展",更可能是拜登團隊重塑美國全球領導力的 "作秀 "手段,反映出美國政壇對失去國際領導力的深深焦慮。

相關焦點

  • 大反轉?拜登做出重要承諾:1月20日,將和中國一起並肩作戰!
    12月13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社交媒體上做出重要承諾,39天後,美國將重返《巴黎協定》。川普宣布退出,讓世界失望《巴黎協定》是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旨在減少各國碳排放,遏制全球變暖,事關全人類未來。
  • 16:10大反轉!川普高興壞了:我要當總統……
    請廣大軍迷朋友先點擊上面藍色「深度軍武熱評」,再點「關注」,歡迎將本文章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好文章我們齊分享,這樣您就能每天免費收到精彩分享啦,祝您身體健康
  • 終於,美180度轉彎,布林肯宣布重大決定,中方警告果然起作用了
    20日,拜登上臺的第一天,就籤署行政令,宣布重返WHO和《巴黎氣候協定》,展示了新一屆白宮班底的誠意,但有一個關鍵問題是,美方政客向來是口惠而實不至,雖然美方宣布重返WHO,但其是否會履行相關義務仍然是一個問題。
  • 時隔3天,拜登再次對中國表態,全球目光緊盯,中方漂亮回應
    前不久在首次外交政策演講中,拜登對自己的對華政策作出了解釋,而在三天後,拜登再次就中國問題做出了表態。對美國方面的聲音,中國方面不卑不亢的明確回應了中方對中美關係的期待。在這樣的情況下,拜登怎麼看待中國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在2月4日的時候,拜登終於在就任十幾天後就自己的外交政策發表了演講。《南華早報》報導表示拜登通過演講展示了自己的對華態度,在他看來,中國帶來的競爭壓力之大是毫無疑問的,對此,拜登強硬表示將會帶領美國在多方位跟中國對抗。
  • 拜登即將就任,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日期為何選在1月20日?
    作為美國政治生活中一項重大的慶典,將於近日舉辦的總統就職典禮受到了國內外人民的廣泛關注。此前,川普總統也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不會出席當選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今日,拜登就此事做出回應毫無意外登上熱搜!川建國:我不去~拜登:太好了!網友紛紛表示:不愧是政圈頂流,川寶寶又調皮了,那麼拜登就職典禮時他究竟會去哪呢?
  • 剛進白宮兩小時,拜登對中方釋放強烈信號!
    當地時間1月20日,白宮「易主」。新任美國總統拜登也在當天下午3時15分抵達白宮。兩個多小時後,拜登在對近千名新政府官員發表講話時,特別提到了多年前與中國領導人的一次交談。 拜登對新上任官員發表講話  視頻截圖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香港《南華早報》消息,拜登20日下午以視頻形式,參加近1000名新政府官員的宣誓儀式。拜登在講話中提到,很久以前他在一次私人晚宴上與中國領導人會面時,後者曾向他提問:「你能為我定義何為美國嗎?」
  • 大反轉!拜登贏終戰勝利後,默克爾「變臉」,罕見站在川普這邊
    轟動一時的美國總統大選終於落下帷幕,拜登最終力排眾議,成為了美國無可爭議的下一任總統。
  • 拜登火冒三丈!慘遭釜底抽薪,又一國家反水
    拜登近期可以說活得很不自在,不管是國內救援不利,還是中東撤軍被外界狠批都讓拜登聲譽掃地,雖然拜登也沒啥聲譽。
  • 拜登:1月20日之前我不是總統
    不然不會浪費納稅人的錢,動用到司法部出面調查,這就會涉及到各種級別的刑事犯罪,會調查包括有沒有各種國內和國外勢力非法介入美國大選等內容在內的各種調查。據美國媒體7日測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川普隨後表示,此次選舉遠未結束。
  • 國際快訊!美國下最後通牒:11月3日前中方必須出現在談判桌上!
    目前,距離美國大選已經不足一周時間,而川普的支持率卻依然落後拜登,在最後衝刺階段,雖然川普還依然奔走於各大集會之間,但是結果似乎並不理想,在這個關鍵時期,中方儼然已經成為川普手中的一張「王牌」。
  • 國際快訊!中國不買了?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將向中方討要公平承諾
    最近這段時間中澳之間的貿易問題成為了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大麥、肉類和葡萄酒問題之後,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煤炭問題又成為了新熱點,最近傳出了「中國叫停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消息被不少外媒報導。中國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
  • 2月2日深圳要聞全國簡報,活動展覽講座預告
    【深圳文影樂早報】  2月2日要聞簡報,星期二,農曆庚子年臘月二十一。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要聞簡報 活動預告【新聞簡報】(公眾號:artsgroup8)1、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交易額同比下降23%,但中國內地奢侈品消費有望逆勢上揚48%
  • 美國總統拜登首次發表外交政策演講 稱在符合美國利益情況下與中方開展合作
    美國總統拜登首次發表外交政策演講 稱在符合美國利益情況下與中方開展合作新華網編輯:顏觀潮  新華社華盛頓2月4日電(
  • 「今天,中俄再次並肩作戰!」
    「親愛的朋友們,俄羅斯和中國是老朋友,兩國交往的歷史源遠流長,兩國人民的友誼萬古長青。俄羅斯和中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在視頻開始,傑尼索夫回顧說。接著,他將話題轉向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說:「兩國的密切合作在抗擊新冠病毒的背景下得到了實際的體現。今年2月,俄羅斯直接向武漢運送了急需的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 「1月20日,帶武器重返華盛頓」!
    ,相約1月20日拜登就職典禮當天,重返華盛頓。報導稱,一名川普支持者帳號發文寫道:「我們當中很多人2021年1月19日將舊地重遊,帶著我們的武器,展現我們支持國家的決心,這個世界永遠不能忘記這點!我們人數之龐大,將不是任何軍隊或警力足以抗衡的。」據報導,還有激進的網友匿名發文稱:「第二回合就是1月20日。這次不會手下留情了。
  • 終於來了,普京接到拜登電話,美國態度大轉折!中國鮮明表態
    美國政府換屆已經完成,當地時間1月20日,拜登正式就職美國新一任總統。
  • 中國做出重磅承諾後第3天,俄羅斯也有大動作,西媒又要沸騰了
    根據央視網2月6日發布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
  •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與拜登的對話中,提出把中國視為「夥伴和競爭對手」!怎麼認識?
    當地時間1月20日,拜登在華盛頓正式宣誓就職,令不少歐洲政客喜出望外。
  • "美國回來了"1.5萬→12.5萬拜登大幅提高難民入境數;美政府將要給每個家庭直接發口罩!
    ,發表他上任以來首場重要外交政策演說。在全球議題上,拜登說,現在世界面臨諸多危機,從新冠疫情、環境危機到核擴散問題,這些挑戰都需要各個國家攜手來共同應對。他稱美國的同盟「是我們最偉大的資產」,美國將與夥伴再次肩並肩地站在一起。
  • 拜登:不會公開的反對中方在香港問題上的做法、在新疆問題上的立場,以及在臺灣問題上通過強硬手段維護「一中政策」
    媒體以及國際問題專家都希望能從中窺得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新走向的蛛絲馬跡。當地時間2月16日,拜登參加CNN知名主播安德森·庫珀主持的「市政廳」節目,就應對疫情、疫苗接種、振興經濟、槍枝問題、移民政策改革等一系列熱點問題與主持人暢聊,涉及外交政策,中國必然是繞不開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