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網訊 10月29日,記者陸續接到熱心讀者報料稱,商丘古城在建設過程中,發現了一些類似銀元寶的銀製品。記者趕到現場後,多名圍觀群眾證實確有此事。
10月29日,記者趕到商丘古城東門附近的陳氏四合院施工現場時,雖然沒有見到熱心讀者所稱的銀元寶等,但在施工現場附近的一堆泥土旁,一名男子笑稱:「看看還能找到銀元寶不?」
附近幾位圍觀群眾稱,記者所見到的土堆正是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上午分揀篩查銀元寶後留下的。其中一名圍觀群眾向記者展示了其用手機拍攝的圖片,記者注意到,圖片中顯示地上放置著幾個類似銀元寶的物品。
「分揀出來的銀元寶有大的,也有小的,當時有很多圍觀的群眾,警察在現場維持秩序。」一位圍觀群眾稱,當時的分揀現場除了有警察外,還有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具體數目有多少不清楚,分揀出來後,工作人員就拿走了」。
在陳氏四合院北門的施工現場,記者見到幾名正在施工的工人。幾位工人稱,銀元寶是另一班工人挖開地面,鋪設水管時發現的,發現後就及時報警了。
「我聽說,當時裝銀元寶的是一個罐子,應該已經碎了。」另外一名圍觀群眾說。
施工現場。記者 魏文慧
當天,記者未能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更多信息。相關部門提醒,在建設中一旦發現疑似文物時,要第一時間保護現場,並上報文物主管部門或公安機關。
文/記者 翟華偉
相關連結
據介紹,坐落在商丘古城內小隅首東二街路南的陳氏四合院建築群,為古城內「七大家」之首清初詩人陳宗石及其後人的府邸。陳宗石(1644-1720)字子萬,號富園,商丘籍,宜興人。其爺爺是萬曆進士東林黨魁陳於廷,父親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陳貞慧,為明末大文豪侯方域的門婿,本人也是才華橫溢。陳氏家族詩書傳家,世代為官,亦為當時城內富戶之首。其宅院建築群始建於明末清初,規模較大,整座陳家大院全盛時共有房屋33座120餘間,佔地1萬餘平方米。商丘陳氏家族人丁興旺,至清中後期為止,大部分建築仍為陳家所有,至清末、民國時期家族逐漸衰敗,房屋逐漸分割轉讓他人。
編輯:丘姐
來源:商丘網——京九晚報
原來老祖先給咱們還留下了這麼多寶貝,趕緊點個,挖挖恁老家宅子地下有沒有!
| 商 | 丘 | 網 |
做商丘人最愛看的微信
微信號:shangqiuwang
丘姐微信號:sqxiaoqiu
合作電話:1359838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