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高溫天,女子被「凍傷」!幾秒皮膚起水泡!叫這種外賣當心

2021-03-05 株洲新聞網

看點

  

浙江杭州的王女士最近遭遇一件煩心事:點了份冰淇淋外賣,打開包裝後,盒子裡放著兩袋「冰塊」,她以為是普通冰塊拿出來放著腿上降溫,結果雙腿皮膚凍傷起了水泡,現在還留下紅印子。


前天晚上8點,家住濱江的王女士點了一份冰淇淋外賣,50分鐘左右外賣送到。「外面有一層銀灰色的塑膠袋包著,我拆開後發現冰淇淋被兩袋白色的冰袋包裹著,心想大概是商家怕冰淇淋在外賣途中化了,為了保證口感特意用的冰袋吧。」 王女士回憶道。

網絡圖

之後,她開始吃冰淇淋。「因為大廳的溫度比較熱,我想不能浪費冰袋啊,冰塊可以拿出來降溫。於是我就把冰袋拆開,看到裡面是一些子彈頭大小的顆粒,拿出一顆放在腿上。」

接下來的事情讓王女士覺得有點奇怪,這顆「冰塊」一直冒著白煙,不像普通的冰塊碰到熱源會化,跟皮膚接觸的瞬間就像吸鐵石一樣要黏上皮膚,王女士乾脆不斷移動冰塊降溫。

「起初是挺涼快的,後來我發現『冰塊』放過的地方起了紅色印子,還有輕微的疼痛感!」

發現異常的王女士趕緊停下動作,拿起冰袋仔細一看,才發現背面寫著注意事項有「乾冰,請小心處理,能引起危險」的字眼。還有一行提醒「切勿用手接觸乾冰,否則有可能導致皮膚凍傷。」

乾冰包裝袋上的注意事項

與此同時,才幾秒鐘的功夫,乾冰接觸過的皮膚上起了大片的水泡,有的地方則是變成紫紅色瘢痕,王女士嚇壞了,趕緊打車到浙醫二院就診。

接診的急診醫生說,這是被乾冰凍傷了,皮膚出現紅斑、起水泡,不要戳破水泡,要保持乾燥,然後塗抹凍瘡膏治療。

記者了解到,乾冰不是冰,是溫度在零下78.5℃以下的固態二氧化碳,升華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因而具有製冷、維持低溫狀態的效果。乾冰溫度很低,人體直接接觸。皮膚表面會被瞬間帶走溫度,很容易凍傷。

此外,乾冰在吸收熱量並轉化為二氧化碳氣體時,體積能膨脹擴大800倍左右。如果將乾冰放在密封容器內或氣體不能順利釋放的容器中時,就會引起壓力迅速上升出現爆炸事故。因此乾冰不要放進冰箱,等它揮發掉即可,不然容易引起爆炸。

急診醫生提醒市民,購買冷藏食品時不要貿然拆開裡面的冰袋包裝,仔細觀察包裝盒上是否有盒內乾冰標誌,如果不慎被凍傷較嚴重應及時送醫處理。

目前,王女士的水泡已經消退,就是皮膚上還有點紅印子。

來源:浙青網-青年時報


相關焦點

  • 高溫天,女子被「凍傷」!幾秒皮膚起水泡!叫這種外賣當心
    >以為是普通冰塊拿出來放著腿上降溫結果雙腿皮膚凍傷起了水泡現在還留下紅印子!!!接下來的事情讓王女士覺得有點奇怪,這顆「冰塊」一直冒著白煙,不像普通的冰塊碰到熱源會化,跟皮膚接觸的瞬間就像吸鐵石一樣要黏上皮膚,王女士乾脆不斷移動冰塊降溫。「起初是挺涼快的,後來我發現『冰塊』放過的地方起了紅色印子,還有輕微的疼痛感!」發現異常的王女士趕緊停下動作,拿起冰袋仔細一看,才發現背面寫著注意事項有「乾冰,請小心處理,能引起危險」的字眼。
  • 40℃高溫天,浙江一女子被凍出水泡,叫外賣的各位當心了!
    杭州市民王女士報料,自己遭遇一件煩心事:點了份冰淇淋外賣,打開包裝後,盒子裡放著兩袋「冰塊」,她以為是普通冰塊拿出來放著腿上降溫,結果雙腿皮膚凍傷起了水泡
  • 英女子外出遛狗居然中毒,皮膚潰爛起水泡生瘡……
    據《每日星報》9月2日報導,英國一名女子在遛狗時因在草叢中觸碰到有毒的大豬草,導致皮膚潰爛、起水泡生瘡,不幸留下永久疤痕。
  • 冬季預防凍傷及處理
    寒冷天氣裡,還有不少驢友堅持戶外運動,但是如果裝備準備的不夠充分,身體的組織的末梢(手、腳、耳、鼻等處)由於散熱較快而血液循環又不暢,容易出現凍傷
  • 火遍抖音的冒煙冰淇淋凍傷5歲女孩
    (圖來源:在柳州)不過,你要當心了!這種「冒煙冰淇淋」雖然「叫好又叫座」卻存在很大安全隱患8月以來,就有3個孩子因它受傷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爸爸媽媽們,快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8月6日,廣西的黃女士在柳州窯埠古鎮一家叫土耳其之旅的攤點,買了一份冒煙冰淇淋給5歲女兒。
  • 吃抗生素全身起黑水泡,美國女子崩潰:像被千隻紅火蟻咬傷
    美國38歲女子凱莉(Rachel Carey)因為耳朵感染,服用醫師開的抗生素和止痛藥,但隔天她卻開始長出水泡,黑色水泡布滿全身,凱莉感覺自己像被千隻紅火蟻咬傷,嘴唇和眼睛也發炎、變形。根據「Mirror」報導,凱莉因為耳朵感染就診,服用醫師開得阿莫西林、乙醯胺酚(Paracetamol)兩種消炎止痛藥物,但她不久後就感到身體在發癢、脖子後方開始冒水泡。凱莉表示,這些水泡布滿她全身,感覺像被千隻紅火蟻攻擊,全身相當疼痛。她說「看到我的臉和皮膚變得不同,令我感到痛苦、緊張」、「當我照鏡子時,我甚至沒有認出自己,我感覺自己像個怪物」。
  • 熱水袋不燙手卻把自己燙出水泡 「低溫燙傷」知道吧?
    浙江在線-杭州頻道1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唐夢霞 通訊員 張穎穎)本周我省進入「雨雪冷凍周」,強降溫下,皮膚科醫生再三關照當心低溫燙傷。  最近,22歲的王女士起床後發現,自己的大腿皮膚上莫名其妙出現一個硬幣大小的水泡,更奇怪的是摸上去沒有明顯的感覺,只有穿彈力襪壓到時才感到有一絲輕微的疼痛。王女士去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掛號。  接診的皮膚科卜璋於副主任醫師看到水泡後第一句就問:是不是睡覺用熱水袋了?王女士點點頭,說自己體寒怕冷,在被窩裡腳根本熱不起來,所以喜歡用電熱水袋捂捂。
  • 小科普:皮膚燙傷起水泡該如何處理
    真皮層受到了嚴重的損傷,發生了破損,大量的滲液從破損處滲出,此時皮膚慢慢就會腫了起來,最後水泡就出現了。劃重點!老師要考的!當出現水泡後千萬不要戳破!再說一遍您可控制住您自己的小手,別這裡有個水泡我要戳破它!可千萬別!
  • 奇癢無比,起包三四天都沒消…咬你的卻並不是蚊子!你也可能會碰到
    「不是我誇張,你進去不到5分鐘,只要是裸露在外的皮膚肯定全是『包』。」家住帝港海灣豪園的王先生介紹,剛開園時他曾來過,當時蟲患並沒有這麼嚴重,沒想到夏季一到,公園內蚊蟲肆虐,「只要一停留皮膚上就得留下幾個『蚊子包』。」
  • 致敬40℃高溫下的城市守護者 華地森林語在行動!
    這麼熱的天我只想說——感謝電力公司的不殺之恩!感謝那些奮戰在一線為大家製造舒適環境的工作者們!的確!這裡小語真心希望有條件的市民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免費飲水與休息場地~他們是烈日下不屈的塑像——交警一個個手勢、一句句叮嚀,他們在烈日下、車流中指揮著過往車輛,烈日將他們的皮膚烤得黝黑,他們用汗水換來交通順暢,確保車輛安全通行。小語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遵守交通規則,為了自己安全,也讓他們放心!他們是夏日裡最堅強的後盾——電力工人
  • 老中醫說: 手上起水泡脫皮趕緊重視起來, 有可能是大病的前兆
    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手上起水泡的情況,而且時長會伴隨著脫皮的情況,這種情況經常會出現在夏秋交替的季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冬天手凍傷怎麼辦
    每到冬天,很多人手腳或者耳朵都會有凍傷,輕的凍傷部位會有發熱,發癢,讓人很難受,有時還有損害個人形象,影響與他人交流。
  • 遊客玩水後皮膚起水泡,水上樂園:一棵樹爆發了毛毛蟲……
    > 前晚10點多,網友「燕窩窩兒吖」發微博,說周末去寧波東錢湖水上樂園玩,和朋友一共四個人,回來當晚身上開始癢起來,身上不同部位陸續起疹子變小水泡
  • 最近很火的這種食品竟會爆炸?1cm厚玻璃桌被炸碎!當心!
    這種新推出的方便食品,配菜外邊帶有發熱包,食用時只需要往發熱包上倒冷水,就可以反應發熱,使加入的水沸騰,蒸熟食物。那麼,這種自熱火鍋,有沒有安全隱患呢?  23日,浙江寧波鎮海消防大隊對這種「自熱火鍋」進行了實驗,測試其安全性。
  • 5歲女孩身上皮膚紅腫,冒出多個大水泡,原因竟然是……
    貼了"三伏貼"後,皮膚竟冒出大水泡!
  • 洋口地區驚現隱翅蟲,多人皮膚潰爛!如東人千萬不要拍死它!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一般易在乾燥、高溫的季節侵襲人群。遇到隱翅蟲,該怎麼辦?,這樣就會引起皮膚紅腫,甚至起水泡。
  • 【小心】洋口地區驚現隱翅蟲,多人皮膚潰爛!如東人千萬不要拍死它!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一般易在乾燥、高溫的季節侵襲人群。遇到隱翅蟲,該怎麼辦?,這樣就會引起皮膚紅腫,甚至起水泡。
  • 可怕,九江男子一覺醒來身上起了一片水泡!是什麼原因?→
    7日上午,市民代師傅向潯陽晚報記者反映,稱自己因開發區組織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到翠竹山莊集體培訓學習,第一個晚上就在賓館房間內被蟲子咬得起水泡,情況越來越嚴重,可是賓館方面不理睬他。對此,翠竹山莊負責人表示,代師傅身上的水泡是否真是蟲子所咬,是要經過醫院鑑定的,不然他們也很難處理。
  • 小夥騎40萬機車送外賣,引路人圍觀,網友:這下不用擔心超時了!
    如今外賣這個行業的興起可謂是方便了大家的生活,拿出手機輕輕一點,可口的飯菜就會到達嘴邊。可相信大家很少見過以下這種情況一位外面小哥騎著自己那40萬的機車去送餐,一時間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有網友吐槽:這得多少錢的配送費啊!大多數情況之下,外賣小哥都是騎著電瓶車,而這些車子大部分比較老舊,甚至有的還到了報廢的邊緣。其實這也是公司為了節省自己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