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手上起水泡的情況,而且時長會伴隨著脫皮的情況,這種情況經常會出現在夏秋交替的季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真的是大病的預兆?
手心脫皮常常合併手掌多汗,剛開始手掌出現一些小的白點,慢慢的手掌會出現水泡,繼而手心會出現脫皮的症狀,手掌脫皮有季節性,可有自愈傾向,一般來說不必驚慌。中醫的角度來說發生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患者本身血虛氣弱,受到外界風燥入侵,導致血燥、脾胃失和所致。
小水泡是皮膚溼疹的一種,臨床表現為粟粒至米粒大小,並且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熱及瘙癢,略高於皮膚表面。雙手容易出汗、體質比較敏感的人,相對會容易出現汗皰疹,會起紅色的水皰,而且常會有劇烈的瘙癢感,這種情況不要隨意用藥,一定要及早治療。
那麼手起來水泡和脫皮應該怎麼呢?
1、脫皮
等到後期水泡就會自動破裂,裡面透明的液體就會流出,皮膚變的粗糙,這個時候我們不去管的話,也會自動痊癒,不過時間較長;如果想快速痊癒,可以使用一些維生素E霜或者是魚肝油軟膏外塗。
2、水泡
一般剛開始出現水泡的時候,不要著急挑破它,也不要撕皮,擠破的水泡出來的透明液體是含有不少的毒素,這樣可以防止其它毒素侵擾。可以將患處浸泡到百分之五的礬液當中,隨後再用氧化鋅軟膏塗抹即可。
3、瘙癢
這種症狀它最大的特點是瘙癢難耐,如果你去撓,就有可能造成皮膚受損面積增大。這種情況下可以用固醇藥膏來塗抹減輕瘙癢感,另外還可以使用家中常見的痱子粉,也能起到一定緩解瘙癢的作用。
這些情況我們知道怎麼辦了,也知道這些小水泡是什麼了,如果我們出現小水泡之後,應該注意那些事項呢?
1、千萬記住不要去「撓」
雖然手上起了小水泡很癢,但是撓、抓會讓病情變得嚴重甚至會出現併發症,所以即使很癢,一定要少撓或者不撓,癢的時候就找點別的事做,學會轉移注意力。另外注意不要擠水泡,更不能用針去挑;這樣會破壞毛孔,導致更多的水泡形成;還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等嚴重後果。
2、不要接觸易傷手物品
儘量少接觸洗衣粉、香皂肥皂這類強鹼東西,洗頭的時候也要用一次性手套洗。洗面奶最好固定用一種,不要老換,找找中性的適合自己的 ,避免刺激手。(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放:
腦供血不足的人,多吃3種食物,軟化血管,腦梗或許繞道走!
體內尿酸和嘌呤較高?趕緊多吃這樣菜,否則痛風找上門!
女人想延緩衰老, 常吃這5種鹼性食物, 排出卵巢垃圾, 越吃越年輕 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2個雞蛋就解決,而且治好不再犯
緣分,或許就在「在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