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馬雲的背後是數億位中國女士,事實上,這句話縮小了中國女士對世界的影響。
據淘寶全球購發布的《海淘十年報告》數據顯示,僅5年時間,中國大陸的196萬位寶媽共消費了163億元,其中花在奶粉上的海淘款排NO1,平均金額為8343元。
然而,在這「漂亮」的數據背後,也存在暗流。
國外這些「毒」奶粉只賣中國媽媽,讓人細思極恐近段時間,央視曝光了多批次不合格奶粉,其中有很多還是在國內熱銷的國外大牌奶粉。
最令人氣憤的是,這些毒奶粉的銷售地竟只有一個——中國!這麼多「毒奶粉」,全是為中國寶寶「獨家定製」的,仔細想想令人不寒而慄。
事實上,這不是海外「毒奶粉」被央視第一次曝光,其中甚至還包括雀巢、諾優能、美素這些大品牌的部分產品。
趁著活動優惠力度大,給寶寶囤奶粉、尿不溼,是絕大多數寶媽都會做的事。
然而,一位河南寶媽於雙11購買的「國際大牌」打折奶粉,卻給孩子喝出了問題。寶寶先是渾身出紅疹,然後是流鼻血,最後是噴血,把她嚇得半死,帶去醫院檢查才得知都是奶粉惹的禍。
毒奶粉有多毒?據央視新聞報導,被查獲的毒奶粉成本僅為1歐元/公斤,折合人民幣才8元/公斤。
一罐奶粉的含量通常是700-900g,也就是說,成本不到8元一罐的奶粉,搖身一變就能賣中國寶媽上百元。
不僅坑騙中國寶媽們的錢,更糟的是,我國大批新生兒都正在遭到不法商家的「毒害」。
前不久西班牙警方還端掉了一個奶粉造假窩點,除了查獲13320盒「毒奶粉」外,還有不少品牌奶粉的包裝袋和包裝箱,企圖以次充好。
國產奶製品信任危機何時休?中國是擁有世界1/4人口的大國,龐大的消費能力的確令人眼饞。
中國有自己的乳企,國人為何還是熱衷於海淘奶粉?根本原因是對國產奶的不信任。
乳製品行業也確實狀況頻出,「無抗奶、結核奶、三氯氰胺」都讓國人對國產奶製品望而生畏,也正是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後,讓海淘奶粉走向需求頂峰。
儘管近幾年,在國家的管控下,國內奶業標準有所提高,但大家對國產奶還是心有餘悸。
何時中國乳企能重獲國人信任,將每年100多億的奶粉銷售額在國內自銷,那中國就能出個乳企「阿里巴巴」。
不過國外奶粉也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好,已被央視曝光的「毒奶粉」就是最好的例子,寶媽們別因跟風傷了寶寶,不要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輕易下單。
不想給娃喝「毒奶粉」,有五點寶媽一定要知道1、 儘量母乳
奶粉是母乳的替代品,在奶水充足的的情況下一定要儘量母乳,其營養成分是奶粉無法追上的。
吃母乳長大的孩子免疫力強、不易生病,不易出現乳糖不耐受等情況,且營養更易被吸收。母乳充足可餵到2歲後,母乳不足的也儘量餵滿周歲。
2、 疫情常態下,國產奶粉更可靠
三鹿奶粉事件後,國家對乳品行業進行了大力整頓與監管,奶製品標準早已提高。
在全球疫情爆發時期,這個時期選擇海外淘奶粉危險係數較高,還是建議選國內的乳企龍頭品牌購買。
3、 進口奶粉一定要從正規渠道購買
如果非要買進口奶粉,寶寶也吃得挺好,請記得一定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電商小店、個人代購都對貨源無法保障。
只有公司級、平臺級的商戶,商品更能受國家監管,也更易追責,別貪圖便宜。
4、 多看奶粉信息,購奶不踩雷
查獲假奶粉、不合格奶粉、毒奶粉的信息,都會在CCTV和官網上進行報導,寶媽們一定要多關注這類消息,及時掌握毒奶粉品牌、信息、批號,避免踩雷。
5、 奶粉罐一定要破壞再扔
很多時候假奶粉玩的都是「原瓶換假酒」把戲,因此寶媽們扔空奶粉罐時一定要注意,先破壞再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