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推送洛杉磯,本地新聞 ,同城活動,吃喝玩樂 ,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洛杉磯世界日報獨家合作微信平臺,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聖瑪利諾市5日開展耆老防詐騙講座,警方和專業人士向耆老介紹了如今常見的騙術。從房產、信用卡到電視網絡購物,乃至捕蠅紙「釣」信,新型騙術層出不窮,令民眾大開眼界。
講座上向耆老們展示了現在不少傳單廣告兜售一些所謂的生活實用工具,標價低廉功能好,但當民眾致電購買後,包裹寄到竟是一些「破爛」。例如廣告宣傳的多功能餐具,寄來竟是塑料勺型叉子;廣告中的瘦身褲,寄來是一個可連接在吸塵器上的塑料褲子;而所謂的捕蟲器,竟是紙卷的蒼蠅拍。在座耆老見之無不大笑,但這些看似誇張好笑的騙局,卻屢屢有人上當,尤其是不設防的耆老。這些騙子不僅兜售了虛假商品,還獲得了受害者支付信息,賣給其他騙子,多次行騙。
聖瑪利諾警局局長John Incontro也介紹,身分盜竊如今在全國各地都不斷發生,而聖瑪利諾市民眾常有信件被偷,即使鎖好信箱也難免。他舉例,該市警方最近發現有盜信賊使用捕蠅紙或類似膠帶伸進信箱,粘住信件「釣」出,能神不知鬼不覺地盜走信件。其中一起就發生在該市郵局後的大郵箱,雖然郵局很快採取措施更換郵箱,但難以保證盜賊不會用同樣方式偷普通民眾的信件。他建議民眾租用郵局信箱,或儘量採用無紙化帳單。
該市華裔警探Brian Wong表示,民眾的信件裡包括許多個人信息,盜賊只需上網簡單搜索便能收集信息設置騙局。他建議民眾使用碎紙機銷毀無用的信件,該市警局每年10月也可免費提供碎紙服務,民眾可用紙箱裝好送至警局。
此外耆老生活較為孤獨,易被騙子情感攻勢打動。無論是無良推銷員,還是冒名的房屋修理工,都會使用例如「你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一類的甜言蜜語,成為受害耆老的「朋友」,繼而行騙。
主辦講座的州眾議員周本立表示,全國耆老人口逐年增加,數據顯示有8%的65歲以上耆老都曾被騙,損失財物甚至房屋。但事實上,由於耆老被騙後常不知如何求助,或覺得丟人,44個被騙耆老中僅有一人會報案。這些數字都敲響警鐘,他希望通過多舉辦此類講座幫助耆老提高警覺。當日講座有大約60多名社區耆老聆聽,州參議員劉璿卿辦公室參與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