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塑膠汙染問題或會導致食用海產品有害健康

2021-02-15 海洋網

歐洲人每年可能從青口、蠔及其他貝殼類海產中吸入約1.1萬粒微膠。雖然絕大部分膠粒會被排出體外,但其餘膠粒或會積聚於體內甚至被身體組織吸收,威脅健康。

  負責研究的詹森指出,海洋膠汙染的情況令人擔憂。他指出,青口等海產每日約需20公升海水飼養,因此一些直徑小於1毫米的膠粒,會隨海水進入並停留於牠們體內,最終經由人體吸收。他預計於本世紀完結前,常吃海鮮的人每年可能共吃下78萬粒微膠,並吸收其中4000粒。他表示,目前研究方向是找出膠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包括會否造成發炎及中毒等。

海洋塑膠汙染觸目驚心(圖片來自網絡)

  資料顯示,全球海洋約有5萬億粒微膠,重達800萬噸,並以相當於每分鐘傾倒一整輛垃圾車的塑膠於海上的速度增長,嚴重威脅全球海洋生態。據估計,約600個品種的海洋生物受海洋塑膠影響。埃克塞特大學海洋生物教授湯普森解釋,海洋塑膠需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被自然分解,因此易傷害或殺死海洋生物。

  據報導,這些微膠粒主要經河流、廁所、風吹等途徑進入海洋,自1930年代起,即棄塑膠物料被大量用於各式各樣的包裝,使海洋塑膠問題日趨嚴重,如菲律賓、印尼等國家就深受其害,捕魚業大受打擊。近年來,法國、英國等相繼採取行動減少塑膠棄置量,例如法國將於9月起禁用塑膠餐具,英國也將於今年禁止生產商在洗面乳及牙膏中加入膠粒。


點擊上方圖片報名參加航海冬令營!

來源:環球網

中國海洋網通訊員招募令:

為了給廣大海洋愛好者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進一步豐富中國海洋網的原創內容,現面向全國招募通訊員,並向社會各界人士廣泛約稿,我們將選取有價值的原創內容在海洋網及海洋網微信平臺進行推送。同時,成為我們的通訊員後,您還將獲得「中國海洋網通訊員」榮譽證書,參加我們定期舉辦的培訓及相關活動。

了解詳情請加工作QQ:2640898331

版權聲明:中國海洋網致力於好文推送,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實原作者姓名,在這裡對你們表示深深的歉意。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海洋汙染
    海洋汙染(marine pollution)通常是指人類改變了海洋原來的狀態,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 飲用水含塑膠微粒 WHO:健康風險低
    塑膠微粒已進入大氣層,隨著空氣、降雨、降雪散落在地球的天涯海角,全球許多海、河、湖都發現高含量的塑膠微粒,就連瓶裝水也淪陷。據統計,每人平均每周會吃進5公克塑膠微粒,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儘管大家聞塑色變,但吃進塑膠到底對人體有害否?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報告顯示,目前飲用水中的塑膠微粒含量對人體構成的風險低。這是WHO首次就食入塑膠微粒對人健康的風險進行研究。結果指出,人類飲用含有塑膠微粒的水溶液,因為塑膠微粒的含量低,並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危害,因此喝瓶裝水或生飲自來水的民眾不必太擔心。不過報告也強調,這項研究數據很「薄弱」,有必要進行更多研究。
  • 塑料微粒:從方便快捷到餐桌上的有害物「新秀」
    倘若消費者優先挑選標榜深層清潔、去角質功能的產品,機率則提高到近6成知名廠牌如嬌生(強生)、愛迪達、無印良品、可伶可俐、3M、Vichy等都遭檢出含有塑膠微粒,這些產品經環保團體證實,是含有塑膠微粒、危害海洋的有害產品。
  • 流入海洋的15.6億口罩, 需要450年才能降解;新的汙染正在進行時……
    根據海洋保護組織OceansAsia最新發表的報告指出,流入海洋的15.6億隻口罩需要450年才能逐漸轉變成微塑料,對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口罩上的橡皮筋也會給野生動物帶來危險。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建議丟棄口罩前,剪掉口罩上的橡皮筋。
  • 微型塑膠汙染:大西洋上的塑膠廢料總重「或達2100萬噸」
    得出的發現是,2100萬噸這個量級的塑膠,可以完全裝滿近1000艘貨櫃船。該發現已經刊登在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上。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領導此次研究的卡茨亞·帕波爾茨亞娃博士(Katsia Pabortsava)表示,通過測量海洋最表層5%範圍深度內的極小型塑膠碎片,她和同事們估算,「整個大西洋的塑膠量」比此次估計的數字要「大得多」。「之前,我們沒有能夠平衡計算我們在海裡找到的塑膠量與我們認為自己投入海中的量,」她說。「那是因為我們當時並沒有測量那些最小型的粒子。」
  • 『海洋汙染』| 食用海鮮當心後果 塑膠汙染愈發嚴重
    海洋塑膠垃圾急速增長,若人類不改變行為模式,到2050年,以重量計算,海中的塑膠垃圾將比魚還要多。
  • 為什麼塑膠微粒是一種威脅,為什麼它們如此難處理
    但正因為它如此耐用,塑料產品的壽命往往比它的使用時間長得多,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如吸管、瓶子和袋子。一個塑膠袋的平均使用時間為20分鐘,而在環境中分解需要1000年。這些大塑料的殘留對環境有很大的危害,它們會纏住動物,破壞它們的呼吸系統,阻塞消化道,導致動物餓死。最近的研究表明,微塑料造成的汙染威脅比之前認為的要大得多。像塑膠袋和水瓶一樣,塑膠微粒也是一種一次性塑料。
  • 塑膠跑道成分分析塑膠跑道材料檢測
    塑膠跑道成分分析|塑膠跑道材料檢測|塑料,橡膠檢測塑膠跑道施工以及剛完工階段,大量溶劑和游離態TDI揮發出來,會對人體造成直接傷害。
  • 蘇澳海域採集的海產品樣品均未檢出貝類毒素
    27日,省海洋與漁業局抽檢信息顯示,平潭蘇澳海域採集的鮑魚、牡蠣和厚殼貽貝等海產品樣品均未檢出貝類毒素。目前,實驗區農發局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持續加大監測力度,對涉及漁業養殖區水域進行監測。同時,工作人員下鄉積極宣傳開展赤潮防範工作,幫助養殖戶一起度過赤潮期。
  • 紐約水產忌食用!家裡還用這些洗面乳、牙膏和洗髮精?
    你家裡有這樣的洗面乳、牙膏和洗髮精有這樣的磨砂用塑膠微粒嘛?你知道你每天用的這些都在汙染環境嘛?你知道這些小顆粒一旦進入環境,表面會開始附著殺蟲劑、阻燃劑等有毒物質,經過攝食進入魚的組織?
  • 「減塑」不減速,海洋更健康
    此次活動以「健康∙你∙我∙海洋」為主題,由山姆會員商店、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和海洋管理委員會(MSC)共同主辦,旨在通過建設綠色供應鏈,優先採購MSC認證的野生捕撈海產品,及推行「減塑」包裝,向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綠色可持續海產品解決方案,深入踐行海洋保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 【熱點資訊】碧沃豐生物科技保護海洋環境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海洋的面積佔了71%,海洋是人類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第二空間。但人類向海洋排放的汙染物正在威脅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對海洋造成了嚴重破壞,也威脅著人們自身的安全與健康。目前,我國已出臺了保護海洋環境、維護海洋健康生態系統的相關政策,「大力發展藍色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建設海洋強國」已寫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個人、企業、團體、政府都有義務保護海洋環境,與海洋和諧共生,互利共贏。碧沃豐,致力於通過自然的力量解決環境汙染問題,擁有豐富的治汙菌種庫,50多種微生物治汙菌劑,可針對性地解決不同類型的環境汙染。
  • 越南制定垃圾管理計劃 盼2030年海洋塑膠垃圾減少75%
    據「中央社」報導,日前,越南政府制定海洋塑膠垃圾管理行動計劃,希望到2030年減少75%的海洋塑膠垃圾。
  • 家裡會有空氣汙染的問題嗎?
    室內汙染,除去裝修等因素,最大的汙染源頭是廚房,廚房才是家庭空氣汙染的重災區。來自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中心的研究表明,廚房兩個主要汙染源:煤氣、液化氣等廚房火源,燃燒時可能釋放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烹飪菜餚時產生的油煙,以及食品在高溫加熱時產生的有害物質。
  • 海洋從來就不應該是塑膠垃圾的終點!
    只要走一趟海邊,或參與一次淨灘活動,相信你一定會對海邊充斥著塑膠垃圾十分有感,然而海邊塑膠是否可以再次利用,也是各個環境團體極力思索的議題,但就初步訪查臺灣數十家回收廠商後得到的資訊,卻十分令人憂心。因為海廢塑膠回收有著三個難題需要被克服:    塑膠種類過多,分類不易:文章上述有提及,塑膠這名詞由多種聚合物所構成,但具備可回收價值的聚合物卻是少數,如常見寶特瓶為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所構成。
  • 93%瓶裝水遭「塑膠微粒」汙染
    美國非營利組織Orb Media公布最新全球調查結果,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及中國的娃哈哈等知名瓶裝水品牌中,有高達93%的產品含有微小塑膠纖維或微粒,若長期飲用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最新研究對全球11個知名瓶裝水品牌的瓶裝水進行檢驗,發現其中有高達93%的產品含有塑膠微粒,此為情境照。
  • 當全世界都在呼籲停止海洋汙染時,這裡卻需要「汙染」來拯救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
  • 海洋汙染英文表達:外國人說「一次性塑料」英文不是「single-use plastic」,那是?
    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次性的塑料垃圾,那麼地球汙染的問題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嚴重。一次性塑料用品對人類造成了什麼影響?一起用英文來了解塑料對海洋所造成的汙染。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對環境有害,我們應該要改用環保餐具才是。②I bring my own reusable food ware every day.我每天都帶自己的環保餐具。
  • 今年9月1號開始實施,這些塑膠統統都不能用了
    塑料微珠通常被應用於洗面奶、沐浴露、牙膏、護膚霜等日化用品中,由於尺寸太小,這些難以降解的塑料微珠無法被現有汙水處理系統過濾,最終會流入海洋,成為海洋汙染的一個主要來源。為了應對塑料微珠造成的環境問題,近年來,很多國家已經陸續頒布了相關禁令。
  • 海藻收割機,治理「有害藻華」的新型戰鬥機
    、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的現象。常見的有害藻華包括赤潮(海水)、綠潮(海水)和淡水水華等。目前我國沿海、內陸湖泊的富營養化現象非常嚴重。沿海地區有害藻華頻發,已經嚴重威脅當地經濟的發展,以及人類的健康和生存環境;而內陸湖泊更為嚴重,90%以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藻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