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積極防控赤潮災害!蘇澳海域採集的海產品樣品均未檢出貝類毒素

2021-02-27 平潭早知道

連日來,針對近期蘇澳海域發生的赤潮災害,實驗區多個部門啟動應急措施,持續加強赤潮海域監測,並加強魚類市場監督檢查。27日,省海洋與漁業局抽檢信息顯示,平潭蘇澳海域採集的鮑魚、牡蠣和厚殼貽貝等海產品樣品均未檢出貝類毒素。

目前,實驗區農發局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持續加大監測力度,對涉及漁業養殖區水域進行監測。同時,工作人員下鄉積極宣傳開展赤潮防範工作,幫助養殖戶一起度過赤潮期。「我們正在對錢便澳的水質情況進行進一步檢測,希望養殖戶能夠提高警惕,採取一些有效的防範措施,順利度過赤潮高發期。」漁技中心負責人林雄生說。

此外,實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農發局還深入超市商場、魚類攤販集中區域,加強魚類市場監督檢查。在城關農貿市場、上埔海鮮市場等,工作人員對水產品進行了仔細檢查。在蘇澳海域,檢查人員調查了解網箱養殖真鯛等魚類死亡現象,要求經營戶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義務,全力做好受汙染海產品防控工作,禁止經營受汙染的海產品。

受赤潮影響,目前平潭市場上海鮮的銷售受到了一定影響,市民擔心海鮮是否存在問題。就此,實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

近日,微信朋友圈轉發的《緊急通知:福建平潭海域檢出有毒牡蠣!毒性很強!莆田人近期當心這類海 鮮 ……》等信息為 2017 年舊聞,請廣大人民群眾保持冷靜,擦亮眼睛,認真辨別,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在選購魚類產品時,應儘量選擇去大型、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避免購買來自赤潮預警地區和價格明顯偏低的魚類產品。在烹飪魚類產品時,務必煮熟煮透,儘量減少食用頻率。

來源:平潭時報

文字:融媒體記者 陳瀾清 丁雲 李澤銘

相關焦點

  • 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慎食赤潮地區貝類海鮮,或可產生麻痺性貝毒!
    近期,部分南方海域發生赤潮。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鏈狀亞歷山大藻,該藻種可產生麻痺性貝毒。麻痺性貝類毒素毒性極強,尚無特效的解毒方法。建議消費者及餐飲單位儘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如發現誤食,出現中毒症狀,請儘快就醫。近期,部分南方海域發生赤潮。
  • 食藥監總局緊急通知:這些貝類海鮮絕對不能吃!
    點擊上方「昭平一二三」可以免費關注哦據媒體報導,最近,我國南方地區的部分海域發生赤潮災害。
  • 淡菜毒素超標?平陽市場目前暫未發現
    一位貝類商販介紹,淡菜價格從8至12元每公斤不等,剛上市時,個頭比較小,肉也比較小,現在肉多起來了。記者打聽赤潮、淡菜貝毒素問題,該商販表示不太清楚,沒有聽說過。據了解,貽貝等海洋貝類生物本身無毒,但在生長過程中會受浮遊生物(有毒藻類)等環境影響,產生麻痺性、腹瀉性貝類毒素等有害毒素。人們在食用這些有毒貝類後會中毒,唇、舌、指尖麻木,有時伴有頭痛、頭暈、噁心和嘔吐。
  • 維州衛生廳呼籲市民勿食貝類 藻類毒素或脅健康
    然而 ,維州衛生廳迎來了另一個棘手的有毒食品問題——來自Gippsland Lakes的貝類食物。《時代報》獲悉,維州已經向市民發出警告,懇請他們在未得到進一步通知的情況下勿食從湖中撈起的貝類及貽貝,原因在於一種藻類所產生的毒素已經對這些食物造成了影響。衛生與社會服務廳對外表示,貝類食物對人體健康帶來嚴重風險的可能性較低。
  • 抽檢樣品均未檢出
    本報「食事求是·你點我檢」徵集市民抽檢意向食品時,有多名讀者反映,從市場上買回家的鹼面,經得煮、有嚼頭,比起米粉來存放時間更長,網傳這樣的麵條有添加增筋防腐物質之嫌,希望記者能送去檢一檢。  接到「點單」任務後,記者在火炬農貿市場、銀港水晶城農貿市場購買了四份樣品,送到長沙縣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進行硼酸檢測。經過一系列高端儀器檢測後,樣品中沒有發現該物質。
  • 平潭綜合實驗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第19號公告
    平潭綜合實驗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公告第19號為進一步完善我區海上防疫措施,經研究,現將國內運輸船舶錨泊、上下岸等有關要求通告如下:一、進入我區海域的國內運輸船舶,如有人員上下或物料補給需求,應按《平潭海事局關於進一步強化平潭轄區推薦水域錨泊船舶報告管理的通知》要求前往蘇澳、看澳、吉釣推薦水域規範錨泊。
  • 花蓮電廠汙染蘇澳海域致漁獲減少 近千漁民圍廠抗議
  • 平潭海域一艘船舶觸礁,7名船員遇險!
    當日2038時,平潭海事局值班室接報,中國泰州籍散貨船「金馬968」輪,滿載930噸鋼材,從寧德賽岐開往廣州,航經平潭鼓嶼門航道水域時觸礁,船上共有7名船員,請求救助。平潭海事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派出執法人員乘坐「海巡08201」抵達事故現場,並就近協調應急拖輪「翎航拖9」和應急防油汙染力量和水下搶險應急小分隊前往救助。
  • 北京一公共衛生間檢出核酸陽性,最新通報來了!
    北京一食品公司在公共衛生間內檢出核酸陽性,員工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據北京瑞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佟斌介紹,2020年11月以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公司配合轄區對冷鏈生產各環節,包括人員、車間公司第一時間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配合疾控機構進行封控、排查、流調和溯源等工作。
  • 奧克蘭一名房地產中介佔便宜 被控行為不光彩|紐西蘭爆發牛黴漿菌疫情 6萬牛隻遭殺|Hawke's Bay貝類受汙染 食用不安全
    紐西蘭的華人請注意:Hawke's Bay的貝類受汙染 食用不安全2018年5月9日,紐西蘭初級產業部(MPI)發布通知,修訂部分海灣受貝類毒素汙染預警範圍,警告民眾不要捕撈或採食產自從霍克灣地區(Hawke's Bay )到馬揚加海灘(Māhanga Beach )北部末端拐角的貝類,從這段區域採集的貝類樣品進行的常規試驗表明麻痺貝類中毒(PSP)毒素的水平超過0.8mg/kg 。
  • 北京一食品公司曾在男廁地面塗抹標本中檢出陽性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斌據1月17日下午召開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1月7日,北京瑞家食品有限公司在冷鏈食品常態化監測過程中,共檢測環境樣本112件,其中1件在公共衛生間男廁所地面塗抹標本中,核酸檢測陽性,其餘均為陰性。北京瑞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佟斌在會上通報相關情況。
  • 【警示】船舶平潭海域非法排汙被罰8萬,相關船員一次性記扣15分!
    救助直升機「B-7345」在日常巡航訓練途中發現油跡帶8月7日,海南洋浦籍散貨船「鵬遠」輪在福建平潭海域航行過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汙水被查獲
  • 注意:澳洲東部海域生蠔毒素超標可致命,煮熟也別吃!
    但是專家們都強調了,生蠔毒素超標恐危及健康,這段時間切勿食用!!!要吃還是要命呢?!!請慎重抉擇!自從2012年,塔州的生蠔初次爆出毒素超標以後,當地超過50個養殖戶,已經沒有在海岸養殖了。澳洲公共衛生主任維奇則提醒當地市民及遊客,切勿食用來自東部沿海任何水域的野生牡蠣、蛤貝、蚌、三角形蛤蜊和扇貝,即使烹飪也無法去掉貝類的毒素。
  • 【食安辦】緊急提醒,青蛤、貝類海產品近期慎吃!!!
    【食品安全消費提醒】據新華網6月9日刊發報導《受海洋赤潮影響  福建漳浦36人疑似食用青蛤中毒》;受海洋赤潮影響,8日下午,福建漳州市漳浦縣多名村民疑似食用青蛤後
  • 葡萄牙橄欖油沙丁魚罐頭檢出肉毒毒素
    (廣告合作:00351 939198198、00351 933306660、Puxinpt@gmail.com、Huaxinpt@gmail.com)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9年1月28日,西班牙通過RASFF通報葡萄牙出口的沙丁魚罐頭不合格,因為這些罐頭中檢出了肉毒桿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