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市珊瑚鎮這個村,企業主紛紛主動多交一倍租金,還出資幫村裡搞建設,為什麼?

2021-02-13 泰興羌溪花園


料有獎、特此徵集:歡迎廣大網友向本平臺爆料您身邊發生的泰興城事,正能量的事兒、突發狀況、社會現象等等。拒絕造謠、傳謠。一經核實採用將有現金紅包獎勵!微信添加:cnjstx633

兩年前的禎祥村

村莊環境髒亂

就連企業的租金都難要

如今

這裡面貌煥然一新

企業主們主動要求

將租金提高一倍

還出資幫村裡搞建設

……

泰興市珊瑚鎮禎祥村,地處如皋、泰興、靖江交界,經濟基礎薄弱,年年在鎮綜合考核中倒數。

由於囊中羞澀,多年來,該村道路又窄又破、河道又黑又臭,村民家前屋後雜草叢生,各種生活垃圾、建築垃圾亂堆亂放。

「本世紀初,村裡利用閒置廠房、閒置中小學,引進了一些企業,但這麼差的環境,村裡根本不好意思向企業開口提高租金或要贊助。」禎祥村黨總支書記趙永強說。

沒有環境,村莊發展一切都談不起來。2016年,擔任村「一把手」後,趙永強決定首先從改變村莊環境入手。

環境建設需要資金,趙永強就帶領村幹部,充分抓住鎮裡招商引資的獎勵政策,到處招引項目,先後幫鎮裡招得兩個銷售千萬的工業項目,獲得20多萬元的獎勵。與此同時,村「兩委」班子也加大了上爭幫扶的力度,幾乎跑遍了泰興大大小小的機關部門,獲得幫扶資金達300多萬元。

每一分錢來得都不容易,要把錢花在刀刃上、花得明明白白。

2016年,禎祥村環境建設大幕拉開後,村「兩委」班子進一步明確了公開透明的村財務紀律,每一筆支出、每一筆用途均上牆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三年來,該村利用這300多萬元資金先後拓寬了10多公裡村莊道路,安裝了600多盞路燈,整修了11條莊河、2條中溝等等。

乾淨寬闊的路道、清澈明亮的河流、整齊劃一的路燈、綠意盎然的草木……經過整治,禎祥村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6月20日,企業主王光全專門找到村委會,主動出資4萬元用於禎祥村的路燈亮化工程。

王光全表示,過去,廠子附近的陡溝中溝垃圾亂堆,河水發臭,環境堪憂,他都不敢叫客戶上門考察。現在,陡溝中溝不僅整治乾淨,還鋪上了草皮、建起了生態護坡,成為企業門前一景,更成為企業吸引客戶的「軟實力」,訂單比以前增加不少。

經營紅木家具生產多年的業主孫宏顏,看著越變越美的村莊環境,愈發堅定了在村投資信心,不僅將生產規模擴大了一倍,還主動拿出30萬元,在村裡建起了農民休閒廣場。

今年,租約到期,不用村裡開口,禎祥村的企業主們就主動將租金提高了一倍,光這一項就為村集體增收10多萬元。

來源:泰州發布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看完記得點亮

相關焦點

  • 從江縣真由村:村裡來了兩位姓吳的好幹部
    「村裡先後來了兩位姓『吳』的駐村幹部,無論是以前的老吳,還是現在的小吳,都是我們的好幹部!」1月12日,黔東南州從江縣加勉鄉真由村村支書潘曉術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地說道。村民得知他生病,半小時內自發捐款5200元,大夥紛紛用紙寫下祝福語,希望他能早日康復。2016年10月,吳秀實主動請纓,成為派駐從江縣加勉鄉脫貧攻堅隊的第一批隊員。脫貧攻堅,交通先行。從真由村通往加勉鄉僅有一條狹窄的毛坯土路。駐村後,他迅速向上級匯報,積極協調。6個月後,通村水泥路建成。路修好了,瓶頸解決了,接下來就是發展產業,增加村民收入。
  • 【鄉村振興】西秀區轎子山鎮虹龍村: 聚力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家園
    「眼前的這一片綠色產業地,在兩年前,這裡還種植著經濟效益低的玉米。」吳有洪是虹龍村的老村幹部,退休下來,因他有著豐富的種植經驗,村委又返聘他回來負責村裡的產業發展。       鄉村要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據吳有洪介紹,為帶領虹龍村村民脫貧致富,他們緊緊把握農村經濟發展的新趨勢,積極探索土地流轉的實現方式和途徑,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 妙皇山定村:村民種果發財捐13萬建「五穀」文化廣場
    山定村的石狗和社亭。山定村五穀奶廟。在山定村,水稻一年兩熟,所以村民們行夏秋二祭,時間定在兩次收成後的月中即農曆六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每到這個節日,人們身著民族盛裝,祭五穀奶,敬祝豐收,熱鬧非凡。村民們說,其實村裡早就想建設五穀廣場了,只是由於缺少資金一直沒建成。近年來依靠黨和國家的扶貧惠農政策,山定村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村民通過種水果生活越過越紅火,大家終於下定決心把廣場建起來。2017年年底,熱心村民黃銀靈、羅金利等人向村裡的父老鄉親發出捐款建設文化廣場的倡議,得到了全村人的大力支持。
  • 村裡人人有分紅!南昌這個村喜提「年終獎」!
    「聽說村裡今天分紅,八點多我就在這裡排隊了!」今年74歲的村民杜紹金拿著全家獲得的一萬兩千元分紅,笑呵呵地說道,他感到特別高興,以前從沒有這樣的事。由於領取分紅的「股民」較多,為平穩有序完成此次分紅儀式,結合當前疫情防控要求,採取一戶一代表方式。
  • 土地租金從每畝300元漲到最高5100元,淮陽這裡的村民樂開花!
    10月上旬,淮陽區巡察村居暨綜合治理第一工作組進駐東屯村,期間多名群眾反映村委105畝集體建設用地對外出租資金少的問題,他們曾多次反映,最終也沒有得到有效答覆。「合同2016年就到期了,承租人不讓別人租,還按之前的租金出錢,一畝地一年300元,俺老百姓不虧大了嗎?」「一年300塊,那是2001年籤的合同,合同到期了,為啥不能漲租金?」
  • 長泰巖溪鎮湖珠村:村裡的「舊人」與「新公園」
    山與水常常是我們對家鄉最深刻的記憶,長泰縣巖溪鎮湖珠村的林口公園原是湖珠村的小流域綜合整治點,在湖珠人的記憶中,林口公園是一幅「汙水橫流」、「雜草叢生」的景象。為了改善環境,2019年年初,湖珠村決定對林口公園進行一次大改造。
  • 市場攤位太貴 交的「定金」還不退?
    可是這兩天,不少業主向《新播報》反映,搬到新市場,得交一筆定金才能選攤位,錢交了之後,他們覺得攤位太貴不想要了,但這筆定金,要不回來了。記者來到新建的彩逸新街市,一些老市場的業主圍在門口。羅先生是老市場一間五金百貨店的店主,他說,今年5月,聽說市場要搬遷,交1000塊錢的定金,才能參加新市場攤位的抽籤,可是交完錢後他才發現,新市場的攤位太貴了。
  • 八十多歲老母要看病 路被挖斷無法就醫
    記者到達現場後看到,張元開所說的路,是一條僅能容得下一輛車經過的毛石路,而在道路的中間,被人為的挖開了一個近一米深的口子,車子根本無法經過,行人也只能勉強通行。「我們老人家不好,不好就想帶她出去看,車就來不到,只能開點藥給她吃。」張元開說。看到記者採訪,附近幾戶村民也紛紛趕了過來,村民陳明連主動承認路是她挖斷的。
  • 一起來南安這個村瞧瞧……
    村裡的計劃出來後,村民們都紛紛無償捐地。最終,這塊佔地800多平方米的廣場,僅投入30多萬元,建起了一個標準的塑膠籃球場,安上了齊全的健身器材,還配套了文明城市、二十四孝與移風易俗的宣傳長廊。一旁還有幢休閒活動綜合樓,設有桌球室、棋牌室、圖書閱覽室、多功能教室等。「經過改造,這裡已經成了村裡的老少同樂園。」
  • 我們村裡「守村人」一家的底層生活!
    以前我們村裡有一戶人家挺特殊的,他們一家可以說是最名副其實的底層人物了,打我記事起我就記得他們家只有三口:父親、大哥、弟弟,聽大人說他家的母親曾經抱過我
  • 懷寧這個村裡有了「公共食堂」以後……
    黃墩社區勝利居民組有56戶、160多人,以前各家婚喪嫁娶都習慣在自家設宴席,儘管各家各戶都建起了漂亮的小樓,但是村民家中場地有限,晴天時還能露天擺宴,下雨天就顯得十分狼狽了;鍋碗瓢盆更是不夠用,就算置辦足了,多數時間都得閒置,十分浪費,一場宴席辦下來,費時又費力,主人家還累得夠嗆。
  • 蕭山這個村又先行一步!村裡老人配上智慧手環,關鍵時刻能救命!
    「志願者上門教過我好幾次了,說如果我身體不舒服,就按這個紅鍵,會有人馬上趕過來……」85歲的村民朱招芬說。和很多農村一樣,江西俞村全村現有60歲以上老人923人,約佔全村人口的30%。目前,江西俞村正結合數智技術,積極打造智慧互助式養老平臺。
  • 武勝飛來石村:窮山溝裡的新變化
    武勝縣萬隆鎮飛來石村地處川渝結合部,整村為一狹長山溝,三面被重慶市合川區燕窩鎮包圍。長期以來,村裡基礎條件差、行路難,無主導產業、收入低,2014年被認定為省級貧困村。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大力幫扶,飛來石村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因地制宜、因戶施策,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
  • 租客無故消失,租金沒了著落,貴陽花溪這名男子發了愁
    《調解小分隊》王師傅是花溪區黔陶鄉關口村人,他找到《調解小分隊》說,四年前自己家的兩畝多土地租給了一家公司
  • 民生|益智鄉者行村農產品交易服務中心開業
    11月15日,對於益智鄉者行村來說是個大喜的日子,村裡的農產品交易服務中心正式開業,該農產品交易服務中心的的開業將為者行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者行村東鄰正興鎮波雲村和寧洱縣德化鎮,區位優勢明顯,加之熱區資源、水上資源豐富,給者行村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機遇。
  • 【駐村生活】建設鄉村美居走「心」路
    今年以來,紅柳塘村共計出動工作隊、村「兩委」、村幹部及村民220人次、機械車輛55車次,集中對村組內環境衛生進行整治,清理渠道、林帶及村內積存垃圾400餘噸、清除危舊房屋、殘垣斷壁6戶,新建圍牆1.2公裡,硬化巷道900米,鋪設花磚2000平方米,新建安居房8戶,完成農村改廁33個。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培養村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 龍溪街道七裡亭村:「三件寶貝」話鄉村「美麗蛻變」
    在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溪街道七裡亭村,有三件「寶貝」為村民津津樂道:一本涵蓋所有村民姓氏的族譜,一份年底必發的紅包,一個無違建的城中村
  • 洲瑞鎮:「三清三拆三整治」進展快 鎮村「顏值」大增
    【洲瑞鎮大坑村支部書記 餘其邦:下一部就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搞綠化,建公廁,進一步提升新農村建設的規模,根據地形地貌和人員的布局,主要在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搞個文體活動廣場,讓村裡老人,小孩有個活動的場所。】   劉文捷告訴記者,通過省定貧困村大坑村的示範效應,帶動全鎮9個行政村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 村裡的「大喇叭」又響起來了!
    為確保疫情防控落實到村屯,連日來,各地村裡的大喇叭也熱鬧起來,每天不間斷的對疫情防控政策和防護知識進行宣傳。1月12日下午,同江市三村鎮二村村廣播室裡,村黨支部書記唐桂芝正在用村裡的大喇叭廣播。在外地上學、打工的人家,去勸他們,儘量別往回來,有什麼事電話溝通,你回來還得隔離,還挺麻煩的,就在原地過年吧。七臺河:防控宣傳到村屯 防疫常識入人心除了大喇叭,在七臺河市開發區金沙實業公司第二管理區,一臺宣傳車在村裡走街串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