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實版樊勝美生前經歷曝光,血被父母吸乾,公司都看不下去:再賠都對不起她!
戲劇來源於生活,我想「樊勝美」之所以成為一種符號,恰恰是因為真實社會中存在太多一模一樣的人物。
或許是因為時代發展太快了,生活在大都市裡的人們很容易產生一種誤導,其實「重兒輕女」這樣的現象離我們並不遙遠,說起來我們的二胎政策也才開展了幾年而已。
現實版樊勝美太多了,但這位24歲女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還是令不少人感嘆惋惜,其父母的「不要臉」做派更是令人費解。
事情發生在杭州,女孩因遇上錢塘江漲潮意外身亡。女孩去世之後,家人和公司之間關於賠償的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有關方面從而進行了調解。
在調解過程中,讓人們看到了這名女孩的家庭是什麼樣子的,也讓人們看清了其父母對待女兒生命的態度。
首先,這名女孩的母親在得知女兒不幸身亡的情況下,竟然還有心思精心打扮,在出席調解會議的事後畫了個全妝。
其次,看不出這對父母臉上有任何傷心的表情,他們在意的就只有金錢,目的就是給家裡的兒子買房。
母親說到激動處,直拍桌子,活脫脫像個「潑婦」,對著公司負責人大喊:我的女兒就值六萬塊錢?。
在得知女兒身亡之後,父母的第一想法就是要錢。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參與調解的人員竟然能夠說出這個女孩不負責任的說法,還稱:她沒有想過她這樣後來會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困擾和麻煩?
有些人的三觀令人無法理解,恐怕大多數人都只想走個過場,儘早結束這件事情。
從一位旁觀者的角度想,女孩意外身亡,跟工作沒有任何瓜系,而公司已經將女孩的六萬塊錢保險全數賠償給了家屬,家屬強行所要41萬元,純屬無理取鬧。
這個女孩的老闆沒有義務賠償這些錢,他可以,但沒必要,尤其當他看到女孩生前的經歷後,就更加堅定了不賠償決心。公司負責人直言女孩太可憐了,再賠都覺得對不起她。
縱觀女孩短暫的一生,幾乎可以用「被吸血」來概括,或許她出生在這個家庭就是一種錯誤。
她從3歲開始,父親就讓她獨立,別的小朋友上學都是家長接送,只有她自己獨來獨往。童年沒有享受到任何被愛的權利,長大後父母更加變本加厲向她所要物質。
女孩工作後,每個月的工資大部分都被父母要了去,甚至還要在外邊借錢給家裡寄過去,以至於連手機都買不起,只能用母親淘汰下來的二手機。
長期的壓抑生活,讓女孩多次有輕生想法,三個月內兩次自殺,好在沒有成功。女孩經常抱怨,親情對她來說只是負擔,甚至被朋友勸說報警處理。
當然,女孩的父母全程否認不關心女兒的事實,睜著眼睛說瞎話,卻三句離不開錢這個字。
從某種角度來講,對於這個女孩的關心程度,其父母還沒有公司領導來得多。
父母把女兒身上的血全部吸乾,女兒死後,又打算吸女兒公司的血,不得不讓人想問一句:人血饅頭就這麼好吃嗎?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