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麵包、油條······為了賣相好看,一些賣家往往會在這些麵食裡添加含鋁膨鬆劑的明礬,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聯合發出了《關於調整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的公告》,規定從今年7月1日開始,饅頭等麵製品、膨化食品均不得使用明礬。如今該禁令已實施近5個月了,我市的實施情況如何?市民了解這一規定嗎?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
少數商家仍在使用
記者來到市區一家饅頭店採訪,該店店主告訴記者,他開饅頭店已經5年多了,一直以來都是用泡打粉發酵饅頭。「泡打粉打出的饅頭比較白淨,而且吃起來口感也更加香甜鬆軟,客人都喜歡吃。」當記者詢問所用泡打粉中是否含有明礬時,該店主表示不知道,並且對於國家已經禁止在饅頭等麵製品中添加使用明礬這一規定表示也不知情。當記者告知,從7月起就已禁用明礬後,該店主表示,以後不會再用泡打粉,改用小蘇打蒸饅頭。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我市的一些饅頭店及麵包店,這些店裡的工作人員均表示沒有在這些食品中添加泡打粉。「我們從開店至今就沒有使用過泡打粉,一直都是用鹼發的。」在中山路的一家麵包店工作的小陳告訴記者。
部分市民仍不知情
在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對於饅頭等麵製品中禁用明礬一事,我市部分市民尚不了解。張女士經常在家製作一些小糕點,她說:「我自己在家做糕點時也會加點泡打粉,這樣做出來的糕點更加酥軟,而且,我經常上網搜一些糕點的做法,有些做法的用料裡就有泡打粉這種材料。」
也有部分市民表示已經習慣泡打粉蒸出饅頭的口味。「添加了泡打粉的饅頭味道確實比沒有添加的好。」市民李先生說。當得知泡打粉對身體有害時,李先生表示自己以後不會再購買這種饅頭,李先生說:「饅頭再好吃也沒有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重要。」
部門加大監管力度
據了解,泡打粉是一種複合膨鬆劑,市面上賣的分為含鋁泡打粉和不含鋁泡打粉。含鋁泡打粉中所含的硫酸鋁鉀,又叫鉀明礬,是明礬的主要成分,其在麵製品製作過程中起到膨鬆麵食的作用。而明礬中含有鋁,若人體中的鋁攝入量超標,會干擾大腦功能,引起運動神經不協調、視覺能力下降、記憶力變差等後果,還可能會誘發老年痴呆症。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管科相關人員告訴記者,要使得面點食品更為膨鬆,不一定非得添加含鋁膨鬆劑的明礬,只需使用麵粉、水、麵包酵母三種食品類原料,即可實現膨鬆宜人的口感和香味。同時,該科的工作人員還表示,他們將不定期對麵包加工店、糕餅加工店等進行檢查,發現違反規定行為,將予以查處。□記者吳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