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醫療儲備口罩出事了!澳媒曝光:部分口罩存在缺陷,恐無法阻擋新冠病毒!已經流入醫院!

2021-02-26 墨爾本青年俱樂部

據《雪梨晨鋒報》報導,澳洲治療用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認為,在疫情最嚴重時分發給醫院和養老院的一些口罩存在缺陷,這些口罩是聯邦政府醫療儲備的的一部分。澳大利亞醫療監管機構的實驗室檢測發現,一些M House品牌的Softmed和進口的一次性外科口罩存在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包括質量控制、缺乏適當的標籤和批次之間不一致的流體阻力。由於咳嗽和打噴嚏產生的飛沫會傳播傳播新冠病毒,流體阻力對醫用口罩至關重要。柯比研究所(Kirby Institute) 11月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澳大利亞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幾乎是其他澳大利亞人的三倍。維州已有3560多名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近四分之三的人在工作時感染了病毒。TGA的產品缺陷警告不包括所有供應給醫療儲備的Softmed口罩或其它供應商的口罩。據稱,在一份聲明中,M House指責澳洲醫療監管機構不稱職或不誠實,並表示對監管機構的實驗室檢測存在嚴重擔憂。發言人說:「根據內部和外部認可的實驗室檢測結果,M House非常有信心,在疫情最嚴重時期供應的產品不會對一線工作人員構成風險,而實際上會保護他們。」TGA在11月發布了一次性外科口罩的產品缺陷警告,此後衛生部已致函養老院、醫療網絡、國家殘疾保險計劃以及州和地區衛生當局,對有缺陷批次發出警告。TGA一直在自己的實驗室裡對口罩進行測試,國家醫療儲備中的數百萬隻口罩一直是優先檢測對象。在公布的前25項結果中,有7項發現了問題。TGA一名發言人表示:「我們採取了強有力的預防措施,於2020年11月14日對M House進口的Softmed醫用口罩發布了產品缺陷警告通知,以確保購買或供應這些口罩的客戶在高風險環境下使用口罩時能保障醫護人員的安全。」維州聯合健康專業人員協會助理秘書長Andrew Hewat說:「任何有關安全水平,以及正在實施的標準都會引起我們成員的擔憂。口罩是保護佩戴者和與之互動的人的底線。」安全專家呼籲對澳洲「基於信任」的口罩法規進行全面改革。

去年5月,澳洲媒體曾披露了部分口罩是假冒的,或不符合聲稱的標準,其中部分口罩甚至流入醫院。

當時,衛生部表示,他們對自己購買的所有口罩的質量都很滿意。澳大利亞職業衛生員協會候任主席Kate Cole說:「這確實表明了澳大利亞對口罩監管的缺乏。「可能發生的危害是:醫務工作者出於善意使用了N95口罩,但這款口罩實際上並沒有提供N95防護,反而使他們暴露在新冠病毒之下。」TGA還發布了四款產品缺陷警報,其中三款口罩「沒有充分證據支持有關細菌過濾效率、壓差或飛濺阻力的說法」。

編輯:sandra

來源:SMH

https://www.smh.com.au/national/national-stockpile-masks-deemed-defective-by-medical-watchdog-20210121-p56vri.html



相關焦點

  • 聖誕島再現新冠疑似病例!中國來澳貨輪船員生病,被疑感染
    (《澳洲人報》圖片)據《澳洲人報》報導,再有一名澳人在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上被進一步隔離,正在等待新冠病毒檢測結果。昨日,該報拍到兩名女軍人將這名成年人的檢測樣本交給身著軍服的男子。他隨後將樣本送到在聖誕島機場等候的一架大力神(Hercules)運輸機上。
  • 網紅口罩過濾性能僅16.5%!你的口罩能防新冠病毒嗎?
    但現在的口罩產品五花八門許多都號稱具備抗菌、防霾、安全防護等功效甚至還有蒸汽發熱口罩等這些產品真的能預防新冠病毒嗎?檢測機器將含有氣溶膠顆粒的空氣穿過口罩,一部分顆粒被口罩阻擋,無法被阻隔的氣溶膠則通過口罩,模擬進入人的呼吸系統。 國家紡織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項目負責人黃聰指出,檢測結果顯示該網紅口罩的過濾效率比較差,僅為16.5%,也就是說,83.5%的氣溶膠顆粒都能通過這個面料的口罩。「它只能防一些日常的花粉、塵粒和一些大的顆粒。」
  • 荷蘭媒體報導稱:從中國買的醫療口罩存在質量問題!部分已使用...
    (荷蘭媒體報導)荷蘭從中國進口的一大批口罩是不合格的(ondeugdelijk)。因為這些口罩已經下發給各家醫院,所以荷蘭衛生部正在召回。此問題涉及的是一批130萬件FFP2的口罩中,接近一半的60萬個。
  • 網購口罩,陷阱多
    元'   圓 澳 洲 夢  ▲—文章不代表本公眾平臺觀點—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委員會(ACCC)提醒稱,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騙子正利用網購者下手,而口罩就是他們的最新目標由於維州強制要求民眾戴口罩,不少人會因藥店口罩缺貨轉而網購,而不法之徒就在這個時候鑽起了空子。據澳大利亞主要的欺詐檢測機構ACCC旗下的Scamwatch報告,自大流行開始以來,Scamwatch已經收到了超過3900份涉及新冠病毒的報告和超過300萬澳元的報告損失。
  • 口罩產能是否過剩?多餘的口罩將何去何從?
    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於3月17日在與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視頻連線講座時表示:過了夏天以後病人會減少,但是一直會有散發的零星病人出現,延續到今年冬天,然後到了明年春天,又有可能有一個小的高峰,然後慢慢再下來。  這當中還不排除和對面的南半球進行交流,因為北半球夏天病例變少,但是南半球是冬天,也會相互輸送病例。
  • 知事號召在宅佩戴口罩 醫療組織:日本已經陷入「醫療緊急事態」!
    12月21日下午23:59為止,日本國內新冠病毒感染者新增1806人,累計感染者人數為20萬1050人(鑽石公主號感染者另計712人)。住院以及療養治療中的26816人(12月15日)。另外,新增死者48人,死亡累計人數2978人。
  • 紗布口罩能隔離病毒嗎?紗布口罩和一次性口罩哪個好?
    目前一次性口罩比較難買到,但市場上的口罩種類是比較多的,紗布口罩也是常見的一種,那麼紗布口罩能隔離病毒嗎?不能。紗布口罩的纖維都很粗,無法有效過濾像病毒那樣較小的微粒,只能防塵、防霧霾,不能阻隔空氣中的飛沫、體液、汙染物等,不具有防止細菌、病毒傳播的作用,如果是需要防病毒的話,推薦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等進行防護,這些口罩可阻隔病毒飛沫等汙染物,並可過濾90-95%以上的細菌病毒。
  • 澳媒終於恍然大悟:春節中國遊客不來,澳損失慘重
    據美國CNBC網站此前報導,全球知名經濟諮詢凱投宏觀數據顯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2019年至2020年間澳對華商品和服務出口分別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總額的39.4%和17.6%,且澳對華商品和服務出口近四分之一的份額已受到中方關稅影響,而這部分出口佔到澳經濟總量的1.8%。
  • 布口罩、N95、外科口罩、 活性碳口罩、紙口罩 有什麼不同作用?
    王威勝解釋,雖然流感病毒多半得附著在顆粒較大的飛沫上才能散播,戴布口罩可提供一定程度的阻隔,但因為病毒本身的顆粒小,過去統計布口罩約只能過濾掉空氣中約37%的病毒微粒(指的是0、3微米以上的顆粒),且布口罩跟臉部之間的空隙也大,因此若是在醫院或室內等病毒量較高的密閉空間,靠布口罩來阻隔效果可能就不太好。
  • 口罩告急!美國政府承諾:疫情過後買下所有剩餘口罩
    為了鼓勵口罩供應商增加產量,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HHS)日前表示,政府承諾疫情過後買下所有剩餘的口罩,確保不會出現庫存大量剩餘的情況。美媒石英網(Quartz)獲悉,上周,HHS向供應商發出了一份預徵求購書,闡明該部門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向供應商採購多達5億隻N95口罩作為戰略性國家儲備物資。
  • 部分封鎖解除,巴國面臨新危機
    在應對新冠病毒的過程,儘管各國有不同的態度、防疫措施與應變能力,但是疫情的爆發赤裸裸的暴露了各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弱點以及致命的醫療缺口。這些早已存在的缺陷或者脆弱,在這場疫情前得到前所未有的放大。目前在巴基斯坦,危機當前面臨著四大重要問題。世界疫情呈現失控的趨勢,各國的防控壓力與日俱升,巴基斯坦的防控壓力也是驟然升級,巴基斯坦目前正在面臨蝗災與疫情雙重高壓。
  • 超2/3的澳人支持強制口罩令!
    前段時間,澳人還在為應不應該在公共場所實施強制口罩令而爭論不休。
  • 澳媒:新冠病毒「人傳人」只需15分鐘! 澳洲確診9例,數千人恐已接觸致命病毒.....
    根據新州衛生廳的建議,如果人們與確診病例親密接觸(包括面對面對話)15分鐘或與感染病例待在同一個密閉空間內兩小時,就可能感染病毒。 而中國衛生部門也已經證實,與此前的看法不同,病人們在出現症狀之前也是具有傳染性的。
  • 防範PM2.5,選對口罩很重要
    PM2.5帶來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影響胎兒發育而造成缺陷   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對接觸高濃度PM2.5的孕婦進行一項研究,發現高濃度的細顆粒物汙染會影響胚胎的發育。更多的研究發現,大氣顆粒物質的濃度還與宮內發育遲緩、新生兒死亡率上升、新生兒低體重以及先天缺陷有關。
  • 100萬個口罩在美可用多久?美媒:紐約州兩天都不夠
    美媒:紐約州兩天都不夠用N95口罩是一線醫護人員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防護裝備,在疫情暴發前,美國的一家醫院每年平均下來才購買幾千隻N95口罩,然而,疫情暴發後,幾千隻口罩根本不夠用,美國的醫療機構為此開始採購數以百萬計的的口罩。那麼,100萬隻口罩在美國可以用多久呢?美媒刊文指出,紐約州兩天使用的口罩量就超過100萬隻了。
  • 微觀:看2020年超15億隻廢棄口罩流入海洋
    雖然這種一次性口罩材質較薄,但亦需要好幾百年才能降解。1.醫療垃圾需妥善處理。年關將近,各地區客流量加大,我國部分地區暴發了零星的疫情。民眾在戶外出行,也必須佩戴口罩,做好防護工作。由於口罩使用量加大,醫療垃圾也逐漸增多。醫療垃圾區別於普通的生活垃圾,其接觸過病人血液、肉體等,由醫院生產出的汙染性垃圾。
  • 鴕鳥抗體有效對抗新冠病毒:可用於滴鼻液、口罩
    2020年3月31日,Ostrich Pharma USA宣布成功開發新冠病毒SARS-CoV-2的鴕鳥IgY抗體,正在日本擴大使用範圍並計劃在美國生產和應用該鴕鳥抗體
  • 面罩不是口罩!最新研究證明:防護面具face shield對新冠防護作用甚微
    研究表明,被新冠病毒攜帶者釋放的微小空氣飛沫可以100%穿過護目鏡。一項研究警告說,塑料面罩無法阻擋攜帶者釋放出的微小飛沫。
  • 西班牙衛生部改口要求全民戴口罩!西媒:口罩被中國人買光了...
    推廣 昨天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衛生部大臣Salvador Illa視察Hersill醫療用品生產廠的時候全程戴著口罩於是Illa解釋說,雖然他沒有辦法證實戴口罩是不是真的有防病毒作用,但是衛生部將會建議全民開始戴口罩,而不僅是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或者出現症狀的人,戴口罩也將成為衛生部防疫措施之一。呃...這一說法也是打的所有西班牙人措手不及,要知道之前衛生部一直的主張是正常人不需要戴口罩,只有患病的人才要戴口罩以防止傳染給他人。
  • 人臉口罩:戴口罩也能夠解鎖手機
    近一個月來,新冠肺炎一直是全國人民不得不談的話題。這個陌生的病毒迅速肆虐武漢,並蔓延至各省各地。目前全國已有超過70000確診病例,死亡2000餘例,治癒近2000例。作為最方便有效的防護用具,口罩的銷售量迅速增長,全國人民對醫用口罩的需求引發了中國乃至全國範圍內的口罩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