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有人在家囤了9噸醫用酒精,竟然是為了...

2021-02-23 FM93交通之聲

來源:上觀新聞(shobserver)綜合自:新華社、新聞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女子家中囤9噸醫用酒精欲牟利構成非法經營罪被批捕2月17日,上海浦東新區檢察院從快批捕一起非法經營醫用酒精案件,犯罪嫌疑人成某將面臨法律的嚴厲制裁。

2月10日下午,浦東分局惠南派出所民警根據群眾舉報,在惠南鎮廣衍路某居民房內,當場查獲75%純度的桶裝(5L)消毒酒精1725桶,涉案金額19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成某在未獲得存儲、銷售危化品資質的情況下,通過微信從山東某公司以19萬餘元購入約9噸的75%純度桶裝酒精進行轉銷牟利。上述酒精於2月10日中午抵滬,成某隨即開始「試水」銷售,熟人成了她的第一批客戶,其被查獲時已出售約40桶。成某沒想到,自己的發財夢還沒開始,就已經破滅,落得一個「血本無歸」的下場。案發後,浦東新區檢察院及時指派檢察官提前介入,會同公安機關分析案件性質,在聊天記錄、轉帳記錄以及危險化學品認定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意見。

2月17日,公安機關以成某涉嫌非法經營罪移送審查逮捕,浦東新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快速辦理。經審查後認為,犯罪嫌疑人成某在疫情防控期間,違反國家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存儲、銷售危險化學品醫用酒精,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已構成非法經營罪,於當日作出批准逮捕決定。檢察官說法: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反射出了人心美醜,甚至有人不惜鋌而走險觸碰法律的底線。根據兩高兩部《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檢察機關持續加大對利用疫情實施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頂風作案」的後果代價沉重。檢察官在此呼籲,不要讓「逆行」的身影孤獨,對一切「鑽空子」「投機」的行為說「不」。● 禁止廚房等有明火、高溫設備的地方使用,使用酒精消毒物品時,附近不應有可見的火源。● 避免在相對密閉的較小空間內大量噴灑使用,防止形成高濃度的酒精蒸汽,消毒結束後,應立即保持空氣對流。● 不宜大量存放酒精,放置時要避免靠近灶臺、暖氣等熱源,也要避免日光或者紫外線的直接照射。

不僅違法還危險!太無知了!必須嚴懲,認同的猛戳右下角「在看」!

相關焦點

  • 有人在家囤了9噸醫用酒精,竟然是為了....
    成為和口罩一樣的「硬通貨」疫情當前有些人卻動起了歪腦筋利用此特殊時期「囤貨居奇」企圖賺上一筆↓↓↓2月17日浦東新區檢察院從快批捕一起非法經營醫用酒精案件犯罪嫌疑人成某將面臨法律的嚴厲制裁女子家中囤9噸醫用酒精 浦東檢察院供圖2月10日下午浦東分局惠南派出所民警根據群眾舉報在惠南鎮廣衍路某居民房內當場查獲75%純度的
  • 「我不信75%的醫用酒精能點著」!為了求證,他放火燒廠…
    我們都知道酒精是屬於易燃易爆的液體即使是75%的醫用酒精也很容易點燃
  • 酒精清洗空調內部,當心起火!
    ,危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 張迪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副主任護師 肖順華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囤了醫用酒精。隨著氣溫日漸升高,囤積的酒精會不會有易燃之類的隱患呢?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酒精噴灑濃度大時遇靜電危險酒精如果在室內密閉的環境中,噴灑濃度達到3%,哪怕是衣服靜電、用電蚊拍或者有人抽菸,也可能引起爆炸。室內用75%的醫用酒精消毒時,禁止採用噴灑式消毒方式,最好採用棉片擦拭的方法進行消毒。
  • 疫情下,小心工業酒精為原料生產的醫用酒精產品
    新冠疫情下,因為酒精對新冠病毒有直接的殺滅能力,導致醫用酒精到處告急。
  • 84消毒液、醫用酒精,你為什麼買不到!
    據權威統計,全國共有消殺用品的企業563家,其中84消毒液生產企業171家,日產能5895噸,日產量達到了4597
  • 跑n家藥房買不著一瓶醫用酒精,你家藥店有嗎?
    隨後,盧女士走了另外兩家藥店都沒有買到,「因為酒精是易燃品,不讓賣。」昨天,記者走訪錫城多家藥店,都證實了盧女士的說法。對於很多市民來說,醫用酒精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多,成為很多家庭的常備物品,為何突然被禁止銷售呢?藥店探訪:走四家藥店沒買著酒精昨天,記者來到市民大藥房,原本擺放醫用酒精的貨架已經變成了其他藥品。
  • 每日一句英語口語丨老外說「醫用酒精」不是medical alcohol,那該怎麼說?
    一場疫情,讓75%濃度的酒精成為了搶手貨但「醫用酒精」可不是medical alcohol~「醫用酒精」怎麼說?
  • 員工因打賭用酒精放火燒廠被拘留 一個敢賭一個敢點,老闆夠倒黴der
    員工因打賭用酒精放火燒廠被拘留 一個敢賭一個敢點,老闆夠倒黴der時間:2020-06-19 11:46   來源:網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員工因打賭用酒精放火燒廠被拘留 一個敢賭一個敢點,老闆夠倒黴der 我們都知道 酒精是屬於易燃易爆的液體 即使是75%的醫用酒精 也很容易點燃 所以我們平時在酒精的存儲與使用上
  • 為了看看「酒精燃燒啥顏色」 「心智障礙」大學生5次在大連一大廈內點火
    火勢雖然不大,但現場可以發現有人用酒精潑灑地面後故意縱火的痕跡。2017年7月17日晚7點多,縱火者被大廈保安當場抓獲。令人瞠目的是:這名縱火者竟然是有大學文憑的一名小夥。其縱火原因是:為了觀看酒精燃燒後火焰的顏色!經過司法機關委託鑑定,縱火小夥有心智障礙,限制刑事責任能力。近日,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該男子犯放火罪,判刑一年。
  • 製造假劣醫用酒精案在菏澤街頭售賣,菏澤父子三人被抓!
    酒精分為食用酒精、工業酒精和醫用酒精,從字面上我們可以大致了解三者之間的不同,但是從酒精濃度、作用上食用酒精、工業酒精和醫用酒精的區別又在哪裡?  食用酒精的度數是不確定的,通常食用酒精的純度為95%。  醫用酒精:  醫用酒精的成份主要是乙醇。醫用酒精是用澱粉類植物經糖化再發酵經蒸餾製成,相當於製酒的過程,但蒸餾溫度比酒低,蒸餾次數比酒多,酒精度高,製成品出量高,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比酒多,不能飲用,但可接觸人體醫用。是植物原料產品。
  • 村裡發醫用酒精消毒,竟被大爺偷著喝了:家裡窮,買不起酒
    2月4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玉林村為了抗擊疫情,給每戶都送去了一些用來消毒的酒精,並再三叮囑這只是醫用酒精,除了消毒之外不能幹別的。但是沒想到第二天村裡的一位農婦就打來電話,說是自家老頭把這些酒精當做普通白酒,就著菜都給喝了,現在頭昏噁心情況不太好。
  • 愛囤東西的人,求生意識都很強
    抬眼看了看日曆才發現,我都獨自在家待了18天了,到現在為止就像是一次居家求生挑戰。
  • 喝「75度酒精」自我消毒?是個狠人!
    涇河交警對駕駛員劉某進行了呼氣式酒精含量檢測,檢測結果為:32.4mg/100mL,涉嫌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輛。但當交警詢問飲酒原因時,劉某道出的理由也叫人哭笑不得,劉某自稱:怕感染病毒,為保自身安全進行自我消毒,於是直接飲用「75度酒精」後開車出來散心。
  • 酒精消毒,到底會不會引起火災呢?
    用75%的醫用酒精消毒可以減少病毒傳播,不少家庭在使用時,主要採取擦拭和噴灑兩種方式。有人說,酒精噴灑後,空氣中酒精濃度達到3.5%左右,遇到明火、靜電火花、高溫物體會發生爆炸。有人說,酒精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是3.3%~19%,一般家庭不容易達到,所以不容易引起火災。還有網上謠傳某小區房屋著火,原因是噴灑酒精遇菸頭造成的。
  • 酒、酒精、無水乙醇、固體酒精,傻傻分不清楚?
    2、酒與酒精、乙醇、固體酒精等概念經常弄混,無法判斷之間的差異,如醫用酒精、無水乙醇等名稱的真實含義?       本文就給大家澄清一下其中的差別。       2、醫用酒精,是我們常見的消毒液。醫用酒精濃度一般在73%-95%的濃度範圍內,最常見的是乙醇濃度在75%的醫用酒精,用於家庭生活中消毒殺菌。
  • 75%酒精噴霧又方便效果又好?專家:一旦燃爆比著火還危險!還可能中毒……
    也是瘋狂囤貨天天在家裡四處噴照她們的話說這樣才安心 可是如果你也跟她們一樣志玲勸你趕緊打住!前幾天「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登上熱搜,專家指出,75%的酒精(乙醇)可有效滅活病毒。一時間,酒精成了搶手貨,有人甚至儲備了大桶裝高濃度酒精。
  • 70%的酒精買不到?在家自製消毒劑!
    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引發了對口罩,摩擦酒精和其他消毒劑等用品的緊急購買。菲律賓各大藥店瘋搶酒精酷照,導致平時貨架上充足的酒精如今銷售一空。但是針對病毒,酒精確是必不可少的,最佳滅活物品。
  • 囤槍不囤酒,人生路白走!居家隔離的美國人民就是這麼硬核……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美國人民在居家隔離之前紛紛前往超市囤貨,然而除了食品和廁紙之外,他們囤最多的竟然還有這兩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