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美媒稱中國「一胎化」影響仍在:男性娶妻難 富人找代孕

2021-02-1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廢除了「一胎化」政策,可是這個強制性人口控制手段造成的社會問題卻不是短期內就能消失的。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月16日報導,中國從1980年起在全國正式實行一胎化政策,試圖通過減緩人口增加的速度來解決極端貧困和資源有限的問題。


資料圖片:一對年輕夫婦與孩子在天安門城樓前

普立茲獎得主、原《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方鳳美在中國各地進行了多年調查,採訪了大量民眾。

方鳳美說:「在一系列嚴重問題中,很明顯的是人口老化,中國有大量的老年人口,到2050年,每4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是退休人員,而由於一胎化政策,支撐這些人的勞動力人口相對少很多。」

一胎化政策造成的另一個社會問題是中國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男性人口要比女性多3000萬,男性擇偶困難,成為社會不穩的一個因素。

她說,男子娶妻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娶妻的代價也越來越高。

方鳳美在採訪中發現,深圳等城市出現了很多充氣娃娃工廠和商店,和中國男子娶妻難不無關係。

另一方面,女嬰減少並沒有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在一胎化政策的限制下,很多人為了要男孩,不得不拋棄女嬰,西方家庭紛紛到中國領養女嬰。因此,中國出現了一方面是領養旅遊熱,而另一方面有錢人到美國借腹生子的怪象。

報導稱,現在北京雖然放鬆了計劃生育政策,但是觀察人士表示,二孩政策不會在短期內改變目前的人口結構和勞動力短缺的現象。

方鳳美說,人們不會因為政府說可以生二孩就生二孩,幾十年訓練出來的習慣性思維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她說,即使人們願意生二孩,也需要20多年才能培養出一個勞動力。

不少人擔心,對很多80年代後出生的人來說,「兄」、「弟」、「姐」、「妹」這些詞將是一個抽象概念。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2015年12月24日發表文章稱,二孩政策對解決中國人口老化壓力的作用有限。即使中國的夫妻對多生孩子變得有興趣,這也幾乎不會緩解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有理由說,這是獨生子女政策最嚴重的後果。

中國獨生子女政策的其他副作用仍無法估算。這項政策已經造成性別失衡,獨生子女政策還製造了一群「小皇帝」,各種社會研究結果顯示,這帶來悲觀、自我為中心、不願承擔風險的一代人,有可能降低中國的經濟活力。不過,這未經證實。點擊查看更多>>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國策非兒戲,見成效需要耐心。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知名女性代孕棄子 劉嘉玲:要生會找人代孕
    代孕在內地被明令禁止,而在香港,已婚的異性夫婦可以合法使用代孕技術,不過必須要遵守相關規定。但是!在香港商業代孕是非法的。根據爆料,梁朝偉和劉嘉玲十多年前就有代孕的想法,劉嘉玲和梁朝偉希望用孩子來增進夫妻的感情。
  • 觀察:南海仲裁在即美日文攻武嚇
    在海牙國際仲裁庭即將對南海仲裁案宣判之際,接連曝出的兩則消息顯示美日繼續強化攻勢。日本共同社昨天(6月21日)援引多名外交消息人士報導,中國政府對南中國海仲裁案的結果做了最壞的預測,即仲裁庭以中國主張的「歷史權益論」缺少國際法依據為由,判定「九段線」無效。中國已通告東協國家部分外交負責人,如出現上述裁決,中國或考慮退出《公約》。菲律賓是在2013年初向仲裁庭提出,根據《公約》就菲律賓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權利,作出三個方面的15項仲裁。
  • 曹剛:給「代孕」一個道德理由
    譬如,為什麼鄭爽要找代孕?吃瓜群眾說,這是因為她要保持身材,她爸說是因為她身體有問題。但這些理由不過是對鄭爽代孕動機的描述和解釋,並不能說明,她找別人幫她生孩子的代孕行為是好的,是對的,是應當的。三是實踐的。道德理由不只是提供辯護的力量,還給我們行動的力量。一旦我們覺得有道德理由如此行動,必然激發我們去採取行動。
  • 美媒炒作中國從美對委內瑞拉制裁中「獲利」,外交部回應——
    美媒稱,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的制裁將迫使該國以大幅折扣向中國和印度等買家出售能源產品。
  • 軍情 | 美媒:中國如何計劃成為航空超級大國?最明顯的莫過於——
    美媒稱,25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經歷了近代史上任何和平年代的武裝部隊中最令人震驚的現代化進程。
  • 生美國公民不用再赴美:僱代孕媽媽在中國生也行 居然還能這樣!
    路透去年即曾報導,有些中國富人為了讓子女成為美國公民,願意支付美國婦女12萬美元,在美國生下孩子。「每日通話」報導指出,人工受孕診所在讓外國子女和外國父母,得以享有美國教育、醫療、社會福利和退休福利後,也能分得一杯羹。報導指出,這項「出賣」美國公民身分的新規,將讓美國人民承擔外國兒童的教育支出,及其外國父母的生活補貼。
  • 視界 | 美媒「自問」:中國即將登陸月球背面,我們卻一無所知?
    12月5日,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對美國民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點擊下方視頻,看看美媒為何會發出這樣的靈魂「拷問」? 文章開篇便指出,儘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一再強調:「美國正在重返月球表面,我們實現這個目標的速度比你們想像中更快!」但實際上,比想像中更快抵達月球表面的國家將是中國。
  • 嚴守代孕的「潘多拉之盒」
    短片《寶貝兒》並非對代孕的違法性緘口不言,相反,視頻中多次通過「中間人的擔憂」、「路人的竊竊私語」等情節反映代孕的違法性。片尾字幕亦打出「代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行為,一經發現,將予以嚴厲打擊」的警示。但引發爭議的是,短片的結尾停在了「賈姐抱走了通過代孕而得來的孩子」這一幕。
  • 美媒:第8艘「超級驅逐艦」下水後,中國下步計劃是什麼?
    中國的055型飛彈驅逐艦文章稱,中國上海的造船廠已經下水了第八艘055型驅逐艦,預計這艘軍艦不久後將開始海上航行。055型驅逐艦被廣泛地認為是全球範圍內現役的驅逐艦中,能力最強的型號,其武器配備超過所有對手,同時融合了從雙波段雷達到先進隱形設計在內的一系列革命性的創新。
  • 受塑化劑影響 臺灣男性「蛋蛋」縮水明顯
    【老朋友】小編妹請求親們,點右上角轉發和分享頁面內容。***********健康諮詢熱線:400-0816-521************原標題:臺大研究結果:塑化劑影響 臺男性「蛋蛋縮水」明顯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環境太毒,臺灣男人變「短小」!
  • 美媒:不要扔掉豬嘴,可以賣給中國
    來源:光明網美媒稱,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國,中國對豬蹄、豬耳和豬嘴的巨大需求,正在刺激芝加哥生豬市場的反彈,上周,期貨合約交易量暴漲至兩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玉米價格的上漲,迫使該國農民減少生豬存欄數量和產量,導致對進口肉的需求增加。艾奧瓦州立大學農業經濟學家德莫特·海斯說,中國今年可能進口美國5%的產量。生豬期貨價格已接近2014年以來的最高位,2014年,由於暴發仔豬流行性疾病,當年的生豬價格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 槍手瘋狂射殺:30歲中國博士留學生在美遇害!更多細節曝光!
    為了保護您的眼睛,請選擇聆聽……註:音頻為機器朗讀,質量難保證,請見諒!據芝加哥大學中國學聯11日核實及發布的通報,這名遇難者為該校中國留學生範同學,在該校攻讀博士學位。10日下午,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公告稱,首位遇害者範軼然為來自中國的該學院經濟金融博士四年級學生,他是一名聰明又極具天賦的學生,受到同學們愛戴。範軼然原本計劃在今年提交他的博士論文,他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互動、信息靈活下的篩選競爭研究等。
  • 還愁找不到老婆?這一地區「女多男少」,眾多「女光棍」也愁嫁!
    文:蔣南我國自古以來,因為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男女比例一直不平衡。
  • 日媒稱日美已實現「事實上的聯合作戰」
    日媒稱,去年5月至12月間,日本海上自衛隊補給艦累計向在日本海的美軍「宙斯盾」艦提供了17次補給
  • 還被美媒稱為「男性毒藥
    全安琪6歲赴美、14歲加入美籍,目前被認為是美國小姐冠軍的最大熱門,還被譽為美國200多年以來最美豔動人的女性。美國媒體稱她是「男性毒藥」,每一個見過她的男性都會被她的美麗和性感所誘惑。你們來感受一下這位密西根州小姐吧~。。
  • 代孕所生女童遭客戶「退單」難上戶口,大人的錯豈能讓孩子承擔?
    2016年,四川成都的吳某為謀財選擇代孕。經上海一家代孕公司聯繫好客戶、談好價格後,吳某成功人工授精。在吳某懷孕三個月時,被查出梅毒,遭到代孕客戶退單。此後,吳某憐惜孩子就沒去做人流手術,而是自私將孩子生了下來,並以客戶許某某的名義為孩子辦理了出生證,又以兩萬多元的價格將孩子的出生證明賣掉。現在,三歲的孩子遭遇到了上戶的尷尬。
  • 美媒強行扯上中國,莫迪這下得忙壞了
    不言而喻,美國拉攏印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中國在亞洲地區不斷增加的影響力。另外,此舉也有進一步將這個具有地區影響力的大國從俄羅斯身邊拉到美國身邊的意思。據悉,去年10月份雙方在印度新德裡舉行美印「2+2」部長級會談後,川普還在任期最後授予了莫迪「功績勳章」。然而,現如今美印關係可能會迎來挑戰。
  • 頭條 美媒:中國打造出色特種部隊 可執行海外任務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導   美媒稱,2015年底,中國宣布變更其相關法規,允許中國軍隊和警察突擊隊執行海外任務
  • 「代孕」英文怎麼說?
    最近,鄭爽再度陷入輿論漩渦:疑似離婚、代孕、棄養……瓜之勁爆,令人咋舌。
  • 一胎化政策也陷危機!移民局動手取消難民身份!
    然而根據內政部一份於2016年3月更新的「國家信息與指導-基督教徒於中國」(Country Information and Guidance China: Christians)文件指出,英國移民局基本認為目前基督教徒在中國境內受到迫害的危險是非常低的,雖然說不同的案件必須視個別情況而定,但整體來說來自國內的基督徒們一般不再能夠符合申請英國難民庇護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