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眼裡,竹子一直有很高的地位,它有君子的象徵。作為一種四季常青的植物,竹子的用途很多,可以用它來造紙,加工成本更便宜一些;
也可以起到綠化自然的作用,淨化人的心靈;它還可以製作成各種農耕用具,輔助人們的生產生活。
每年的冬春之際,竹筍也是不錯的美食,很多老農總會挖上一些竹筍,一方面留著在家裡食用,一方面將其賣到集市上,一斤能賣上10元左右,價格並不便宜。
在很多人看來,竹子是一種無花植株,其實並不然,竹子是可以開花的。農村老人總會說「竹子開花,馬上搬家」,這是什麼意思?竹子開花的危害這麼大嗎?
這個俗語聽起來很好理解,竹子可以開花,一旦開花就會發生壞事,到時候就要立即搬家,不然的話禍事將會上身。可能很多人聽了後不屑一顧,認為這是很可笑的事情,憑什麼竹子開花了就會有大麻煩?
其實竹子也是有花植物,只不過它們並非每年都開花,它的開花就表明死亡即將來臨,一般生長60年以上的竹子,才會陸續開花結果。
竹子是一種禾本植物,開出的花瓣並沒有觀賞特性,和稻穗相似,也沒有什麼香味,開花過後,竹子也會像稻穀那樣長出「米粒」,也就是「竹米」,這幾年在市場上賣出了高價,很多人想吃吃不起。
至於竹子為何一生只開一次花,科學家也給出了不同觀點,有人認為它是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的。
畢竟竹子更喜歡在那些溼潤溫暖的地方存活,其根部可以扎向地下很深的位置,一旦環境突變,它們就會提前發覺,為了能讓物種更好的生長繁殖,只能選擇開花結果。等環境變好後,「竹米」會再次發芽生長。
也有人認為,竹子年齡大了,無法吸收更多的養分,因營養無法足量供應,這才選擇開花,因全部的營養都耗在開花之上,竹子很快就會凋零。
其實這兩種都可能會導致竹子開花,但如果是大範圍開花的話,那多半是環境有變,比如說常年乾旱沒有水分,無法繼續生存,只好選擇開花結籽。
目前關於竹子為何突然開花,還沒有科學說法,但古人用經驗告訴大家,竹子一旦開花就要轉移,避開即將來臨的災難。
不管這句俗語是否正確,總之人類還是不能忽視,畢竟動植物的感知能力更強一些,如果能提前注意,那就能避開不必要的風險。
農 業·資 訊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精彩內容即刻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