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地獄在身後》是程浩的絕筆之作,字字真意、句句揪心,讓我們一起為程浩祈禱!
前幾日,意外感冒。今早起床,頭痛欲裂。兩次測量體溫,第一次36.8℃,以我多年生病之經驗判斷,這個體溫一定不準。果然,第二次換了一根體溫計,37.4℃,升了0.6℃,低燒。回想昨夜,突然醒來,胸口仿佛壓了一塊巨石,每次呼吸,如同千萬枚鋼針在肺葉間穿梭,當真應了那句話:呼吸都是一種奢侈。
幾天以前,有人給我寫了一封信。她問我,一個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們為什麼要忍受那麼多痛苦?
我沒有回覆她。因為我無法解答她的問題。換作過去,我會告訴她:「活著什麼也不為,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這是餘華在《活著》一書中的觀點。可是,並非所有人都能如我一般,將「活著」作為一項偉大的事業。更何況現在,連我都對這個觀點產生了質疑。正如書中描述的,親人會死去,朋友會背叛,夢想會破滅,信仰會崩塌,將「活著」的希望寄予其中任何一個,都是靠不住的。然而,生命終究不是一粒塵埃,不可能隨意飄浮。它是一粒沙子,在洶湧的海浪中掙扎,在憤怒的烈火中灼燒。它無能為力,卻不是無所作為。我們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帶著迷茫和麻木,奮力向前。
這種感覺就像你問我為什麼要寫作一樣。我會挽起袖子給你看,手臂上有長時間寫作壓出的、無法消散的淤青。我未必能成為一個作家,未必能寫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但是我必須堅持寫作這個行為,因為我不想讓自己身上的傷痕變得毫無意義。看著這些淤青,我就能想起曾經的日日夜夜,想起曾經的自己。若放棄寫作,則是對之前付出的一切的否定。
也許,人們的堅持,往往不是因為相信未來,而是他們不想背叛過去。
也許我們無法明白「活著」的意義,但是我們已經為「活著」付出了太多代價;也許我們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我們已經為夢想流下了太多淚水。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決不回頭。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獄一定在身後。
(此文發布於2013年8月16日,5天後,程浩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