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章,回答1-4題。(共16分)
時光倒轉了我們的角色
文 | 李麗
時間、地點,甚至我弟的面部表情、手勢動作……所有這些都是證據,都是要讓我得出一個結論:錯的是那個渾小子!
⑬然而,還原現場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之前講的故事太少,信息通報式交流的後果就是嚴肅有餘生動不足。
⑭現在,為了證明她本認為不需要證明的A結論,她不得不給我講A1,A2,A3……
⑮聽著聽著,我心裡突然一陣發酸。小時候,我和弟弟為一個蘋果吵到我媽那裡,說一堆理由,列一堆證據,只為讓我媽把大個兒蘋果分給自己……
⑯在我媽看來,蘋果的歸屬當然不是大事,正如在我眼裡,這場爭執也是小事一樁。但我媽就像那時的我們,離題萬裡卻不自覺,越說越多,只等我表態說,是啊,是他做得不對。
⑰猝不及防,時光就倒轉了我們的角色,已經到了我擔心她的時候。
1.本文寫了「我和母親」之間的哪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4分)
2.第③段畫線句子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分析。(4分)
3.文中的「母親」是個什麼樣的形象?請作簡要分析。(4分)
4.文章第⑰段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試簡要分析。(4分)
答案:
1.寫了「我」和母親之間的三件事。①母親打電話向我訴苦,說弟弟不聽話和她冷戰;②母親得了腰椎間盤突出卻沒有告訴「我」,「我」寒假回家後也沒在意過她的健康狀況,她依然上班照顧「我」;③小時候「我」和弟弟為了拿到大蘋果吵架,請母親當裁判。
2.第③段畫線句子用了襯託的表現手法,通過從側面寫母親敏感、自律、堅韌的性格突出表現母親這次打電話的反常。她打電話時抽噎、語不成句,但她壓低聲音、控制語調,在我的堅持下把前因後果說了出來,說明母親這次非常生氣、非常委屈,也希望「我」能站在她這一邊,支持她。
3.母親是個敏感、自律、堅韌的人。母親受職業使然,讓她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會保持冷靜,她生病了為了不讓「我」擔心也不告訴「我」,病好後還是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但「母親」現在也變得有點固執、脆弱,她也需要安慰、需要支持,她向「我」控訴種種細節,為的就是讓「我」覺得她沒有錯;母親是個十分愛孩子的人,她的種種表現都說明了她對子女無所保留的愛。
4.第⑰段總結全文,照應題目,深化主題,說明「母親」在陪伴「我們」成長的同時也在慢慢衰老,小時候是她照顧「我」,解決「我」的難題,當她變老後,她也需要「我」來幫助她處理一些事情。這也體現了所有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方式會隨著時間慢慢轉變,父母會開始由承擔照顧、保護子女的角色轉變為受照顧、保護的角色,子女會由開始的被照顧、保護的角色轉變成照顧、保護父母的角色。
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閱讀寫作助手尊重版權,如有侵權問題,請及時與管理員聯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