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桑葚汁作畫
從小喜歡畫畫,成年後疲於奔波,畫筆多處於被冷落狀態。退休前很偶然又重拾舊好,且一發不可收拾。沒有正規地學習過繪畫,也就沒有條條框框,所謂無知無畏,到讓我放開手腳做些新的嘗試。
一次,買了些桑葚,當天沒吃完,翌日竟餿了。準備扔時,無意中瞥見盛桑葚的玻璃器皿底部一汪深紫色汁液,又瞥見自己手指肚兒淡淡的烏紫,突發奇想,準備以此作顏料看看效果。一試要好於想像,立刻起身直奔垃圾桶,還好,餿了的桑葚還未被其它垃圾覆蓋。老伴聽說我準備用桑葚汁兒作畫,提醒我別用水洗桑葚,太淡,得直接擠汁。接受建議,取一牛奶袋,在一角剪了一個極小的孔,將桑葚放進去,攥緊上口用力擠,濃稠的汁液便從細孔中湧出來。
榨盡桑葚的汁液,竟得了小半碗。小碗放在桌上,急不可待展開宣紙,將試筆時畫的紫藤小鳥又畫了一張,繼而又畫了兩幅,桑葚汁才用了一半。之前看過一位畫家潑墨作畫的視頻,於是,也效仿一回,將桑葚汁倒在宣紙上,拎起紙的兩角,慢慢地調整著紙的角度,讓汁液儘可能按照自己的設想流動。然後又用筆稍做處理,裝點了漁舟,題名《紫霞》。將幾幅習作發在朋友圈裡,竟獲得了比平日多數倍的點讚和評論,多認為新奇好玩,想法新穎。有幾位畫家朋友,知道我重拾舊好,指教我應該看點史論,從而知道農耕時代,古人繪畫的顏料皆取自然,無非植物與礦物。因此,我的用桑葚汁算不得創新,不過效仿而已。
首次嘗試挺滿意,之後便頗樂此道。第一次是因買桑葚得汁兒而作畫,之後,偶爾到會為作畫而買桑葚。但再未暴殄天物,只在洗桑葚時先用很少量的水涮一下,然後擇出已然壞掉的碾汁。如此顏色比桑葚榨的汁要淡許多,卻可多染幾遍。後來,又試在洇染後的紫色上點些其它顏色,果然效果更佳。還一次,大作畫廢了,點染的紫色卻隨意有趣,比量半天,裁成數張小條,添上個舟楫小鳥便成書籤,竟意外成為得意之筆。
有朋友提議可嘗試用其它水果和蔬菜汁作畫。覺得頗開思路,於是,在腦子裡排列起可能做嘗試的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