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深信人的善良,還是願意留在臺灣。若有機會,找個品德不錯的人交交心……」
文 石元娜
身高有一百七十公分的向華,是在新疆石河子市出生的山東姑娘。喝新疆水長大的她,外表、內在都像地道的新疆人——輪廓深邃、鼻梁挺直、個性忠厚善良、待人真誠;唯一的缺點,是不善於與人溝通,是個話不多的省話一姊。當她二十三歲跟隨父親回到祖居山東荷澤,與老家的人們相處反而覺得不習慣了。
在山東,很快有小夥子天天寫信追求她,於是她有了第一段婚姻。然而,由於個性不合,數年後兩人走上離婚之路,唯一的四歲兒子也被法院判由男方撫養。為了徹底離開傷心地,向華決定嫁給朋友介紹、長她三十一歲、號稱在臺灣擁有私人別墅與私家轎車的榮民張先生;她想用自己的青春來照顧張先生到終老,盼能換得想像中的新生活。
懷著憧憬,1993年來臺灣依親後,她赫然發現張先生在大陸說的全是謊言。她在張先生租來的小小雅房內,氣憤羞愧得想撞牆尋死,不僅因為她硬著頭皮遠嫁足以當她父親的長者,被全縣人當笑話,也因為來臺前她還好心收養了一個才出生一小時就被遺棄的女孩。那時,向華電話詢問張先生能否收養這個無依無靠的小棄嬰,對方回答她:「我們有錢、有別墅,多養個孩兒有什麼問題?」她原想著來臺後的富裕生活可以為棄嬰帶來美好未來,怎料落得一場空。
來臺第三天,向華開始外出找工作,她外貌條件皆佳,人又勤快,立即在西門町知名餐廳找到服務生的工作,而張先生則每天在家中打麻將,追求不同的嫣媚女子遊戲人間。半年後,向華帶著每月辛苦攢下的錢回山東老家省親,因為怕人笑話,她在親友面前只敢報喜不得報憂,滿腹的苦水全往肚裡吞。
三十四歲向華考上看護執照,開始到臺北的各大醫院上班。為了爭口氣,不要讓大家認為大陸媳婦都是為錢來臺的,她不分晝夜地拚命工作,將收入都供應給家鄉老母親及兒女念書用。
看護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多個年頭,被她照顧過的病人及家屬都很滿意。不過,中間她曾陸續中斷過七年,因為母親、女兒及張先生都分別生病需要她,她不得不放下手邊的工作,在病榻旁照顧親人。
最讓她傷心的,是後來因坐骨神經壓迫腰椎無法行動的張先生,在住院時收了個當看護的臺籍女子當乾女兒,把身邊的錢財都散給了她,差點連僅有的優惠存款也保不住了,還好醫院的醫護人員看不下去,通知當時在大陸照顧母親的向華及時返臺,把錢給擋了下來。
不但如此,張先生住院受向華照顧期間,還百般折磨著這個當初自己騙來臺灣的妻子。他吃飯時,向華不能坐下來一起吃,得站在一旁侍候;他一個不如意,就是吼罵不斷;有一回他情緒亢奮,兩天兩夜不讓向華闔眼,是護理師們實在無法忍受了,把張先生連人帶床推到走廊上,讓向華能閉閉眼休息。
2014年,向華母親以九十八歲高壽過世(母親中風後,向華回山東照顧了兩年),哥哥姊姊都說,有她照顧,母親過著連縣太爺也比不上的舒適生活!而向華的女兒也考上山東財經大學,學的是物流,如今已是大四的學生。至於欺騙她、欺侮她、折磨她二十年的張先生也在2014年因心臟衰竭過世了,向華在臺受到的心靈傷害及精神折磨終於得到完全的解脫。
可是,積勞成疾,向華自己也病了!憂鬱症加上心臟病跟糖尿病都讓她備感辛苦,去年還動了兩次手術,好在現在身心漸漸康復,她又回到看護崗位,盼能多攢一些養老金,自己做好準備,不致成為兒女的累贅。我問她是否將來回大陸養老,向華坦然地說:「我還是深信人的善良,還是願意留在臺灣。若有機會,找個品德不錯的人交交心……」
向華的遭遇說來真令人難過,我真心盼望這麼一位善良的人從此不再受苦,得到她本該擁有的幸福。
原文刊於臺灣《聯合報》
在這裡讀到的臺灣
你也許從未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