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師「神目如炬」的故事

2021-02-22 中國信鴿信息網

講個故事,因為我覺得只有故事,才是推動賽鴿運動前進的源動力。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鴿界的大宗師,至今仍然活躍在賽鴿運動一線,是我佩服的鴿界人物之一,也是極少數能真正做到「靠當賽鴿教練發家致富」的人。

名字我就不說了,國內賽場但凡是那種很大很大的降落平臺,鴿子進口是平進平出的,大多數都是這位宗師的徒子徒孫,可謂桃李滿天下、威名揚四海。

那年,這位宗師走了背運,不得不背井離鄉、轉戰京城,給某位大亨當起了教練。

一個賽鴿棚,一個鏟糞的小工,訓放季節配備的一名司機,大宗師坐陣指揮。

大宗師平日也很和善,彬彬有禮。但一進鴿棚,就像換了個人,對人對己都極其嚴苛,動輒就是批評責罵,鏟糞的小工換了好幾個,最後換的這位才讓他勉強滿意。

比如他對鴿棚清潔要求是:打掃完後,可以把自己吃的飯倒在上面,也不會覺得髒。

聘用的訓放司機是個謹慎的中年人,基本每次訓放都是和鏟糞的小工一起,到地方後,小工給大宗師匯報相關情況後,才按照大宗師的要求按部就班地放鴿子。

訓放了很多次,都很順利,司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也慢慢覺得這玩意不過如此。

那天訓放兩百公裡,小工鬧肚子起不來床,大宗師只能讓司機一人去訓放,並叮嚀了很多注意事項,司機一邊謙卑地聽著應承著,心裡卻嘀咕著這人咋這麼事多。

天氣不錯,這趟訓放過程也很順利。司機下午回來,就屁顛屁顛地跑大宗師那裡報到,以為能撈到幾句表揚的話。

哪知道,大宗師黑著臉,劈頭蓋臉來了一句:「你丫是不是摸了鴿子了?」

司機義正詞嚴地回答:「沒有呀?」

「摸的兩隻,一隻灰白條,一隻紅的。你GRD還不承認。」大宗師厲聲懟了回來。

司機一下就懵逼了。司機不是鴿友,對鴿子原本也沒啥興趣,幫他們開車訓鴿子完全就是為了掙錢。因為按照大宗師的訓放程序必須歇一陣子,那個地方也沒人,司機也耍得無聊,就鬼使神差、一時興起,打開一個籠子抓了兩隻出來看看,而讓他震驚的是,這兩隻正是一隻灰白條、一隻紅鴿。

司機張大嘴、滿臉通紅。我滴媽丫,這傢伙長了「天眼」的?

一頓訓斥臭罵,司機也承認了錯誤,保證不再犯,念他平日表現也挺好,大宗師也順坡下驢,沒繼續追究。

司機心裡還是有點不服氣,明明是天知地知我知的事情,咋他就能看到?偷偷去看了鴿子歸巢的視頻,也很正常呀,都是一批一批到的,進棚也挺快。

事情很神奇,司機把這事告訴了朋友,朋友又告訴朋友,一時間,大宗師有「天眼」的故事傳得神乎其神。

也有朋友問及此事,大宗師只是笑笑,不解釋也不正面回答。

又過了很多年,大宗師信了佛教,也慢慢參透了人世間的很多事,人性也慢慢變得通達了。

一次,一大波徒子徒孫來看望他,酒席間大家又提起這事。

看著大家渴望解密的眼神,大宗師才道出了當年他能知道司機摸過鴿子的秘密。

當年那批鴿子通過大宗師的系統性飼養訓放,已然達到了很高的服從性,特別是進棚都是「嗖嗖」快。而當時那批鴿子落棚後,也嗖嗖進,但其中有兩隻眼神有點遲疑,而這種遲疑明顯是對人的恐懼,雖然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沒能逃過大宗師犀利的眼睛,他也由此判斷應該是有人摸過這倆鴿子,這人應該就是司機。

情節筆者略有虛構,但這故事是真實的,不知道大家看了之後有啥感受。

500公裡拼體力,700公裡靠血系,一千以上看運氣,不是某個器官所能左右。

點小花花,讓他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繪本故事】中秋節的故事
    不妨用繪本共讀的方式,一起來聆聽中1班梁藝非、梁藝凡的親子故事吧!媽媽:非、凡,你們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嗎?非:不知道。凡:為什麼呢?媽媽:其實關於中秋節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中秋節的故事》,這個故事會告訴我們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呀!中秋節晚上,合家圍坐在一起,吃著瓜果,聽奶奶講那過去的事情。
  • 【睡前故事】土撥鼠節的故事
    土撥鼠節的故事每個小動物都有節日,到了自己節日的那天,其他小動物都到他家做客,這叫「輪流做東」。2月2日是土撥鼠節。
  • 聽故事學英語:英文版《小螃蟹的故事》
    故事告訴我們: Do not tell others how to act unless you can set a good example  打開英語的耳朵,學會簡單的英文句子,充滿邏輯的英語文章表達,並對英語產生興趣,這就是英語故事帶給你的快樂加收穫!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最感動你心的愛情故事
    這是一本用「悲傷」兩個字都無法形容的電影聽說,一包紙巾都不夠擦拭觀影人的眼淚是怎麼樣的故事讓人如此悲傷?
  • 【深影電影】故事的故事/異色童話集 噓...成人童話少兒勿進
    【深影字幕組】故事的故事/異色童話集 #故事的故事# 故事中的故事 深影字幕組原創翻譯特效中英字幕 ,塵封超過500年的成人童話,
  • 【急診室故事】30分鐘的故事,來自生活的每個24小時
    由東方衛視和恆頓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醫療急救紀實節目《急診室故事》第二季不僅延續了第一季口碑上的良好勢頭,引來點讚無數,收視上也獲得了大豐收,前兩期節目的收視率穩佔各大衛視節目當日收視的榜首。特別是上一期節目「當你老了」播出後,空巢老人的現狀在引發螢屏大催淚之餘,更讓不少人好奇,急診室的每一個24小時,是否都像30分鐘的節目那樣撼動人心。
  • 一英鎊的故事
    那今天的故事也要從「Spare change」說起。大概是在2018年,我在英國上學,應該是在初秋,可是在英國也夠冷的了,只有臨近中午會暖和一些。英國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典雅小城,巴斯,它的市中心雖然也充斥著商業味道但大都嵌於有著古老靈魂中古世紀的磚瓦房屋內。
  • 人們講故事是為了什麼? | 故事蛋炒飯 * 8
    把自己的故事告訴他人,會有一種,把沉重的行囊分一點給別人,自己就會舒服一點的感覺。大概有的人就是為了這樣而寫書吧。相信我,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  |  故事蛋炒飯 × 7做飯局:好評大廚的美食故事 | 故事蛋炒飯 × 6天津人來廣州,是我一個新的開始  |  故事蛋炒飯 × 4
  • 《急診室故事》30分鐘的故事,來自生活的每個24小時
    特別是上一期節目「當你老了」播出後,空巢老人的現狀在引發螢屏大催淚之餘,更讓不少人好奇,急診室的每一個24小時,是否都像30分鐘的節目那樣撼動人心。為此,記者採訪了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以及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急診室主任封啟明醫生,聽聽他們口中的急診室故事。  急診室,這個最貼近死亡的地方,每天都上演著一場場「生死時速」。
  • 十年|光陰的故事
    時間如水流,感性的人在懷舊時,總想表達點什麼,或傷春悲秋,或強說愁,又或在是站在平行世界裡,看著隨光陰漸行的故事。崇高的價值往往隱藏於世間最偏遠最微末的地方。萬裡鐵道線上,無數個看似微小,卻又不可或缺的小站伴著鋼軌不斷伸向遠方。他們的堅守者用責任與忠誠刷新著生命的意義,他們的青春和心血,都記錄在光陰的故事裡。‍
  • 【直擊】急診室的故事
    故事懸念迭起,卻都是真人真事。這是晚上20點30分,這裡是邵逸夫醫院急診室。據急診科護士方正紅介紹,他平均每個晚班接待的生死一線或者身負巨大病痛的各種急診病例150-200例,像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 中元,被時光遺忘的故事
    一直存活在心裡的故事,時間久了,自己就忘卻了誰是故事的主角,這無奈是人生最可悲的事了,到底是故事遺忘了我們,還是我們遺忘了故事的情感呢?我們無從解釋。原來他們都是靠回憶故事活著的人,都活在自己的情感故事裡,只是女孩並不知道,那晚之後她也活在了男孩的回憶裡,活在了他的情感故事裡。
  • 成都微笑故事小屋預告
    【志願者招募】:本周輪值長:安安 故事官1名:安安 借閱官2名: 朵朵媽 攝影官1名:@fangfang💍💍💅🏻💄👛 鍾夢琳  秩序官6名:淏媽+苦丁茶 圖文官1名: 歡迎故事媽媽、爸爸及小志願者們踴躍報名,歡迎小夥伴們周末來故事小屋聽精彩的故事,借閱優質的童書 !
  • 偷人的故事?張惠妹:Excuse me?
    偷人的,哦不,偷故事的人,其實挺好一首歌。典型的阿mei式慢歌一首,唱的是一個失去愛情的女人,明明無奈卻又不甘的心情。我的理解是,她的偷故事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她偷走自己的故事。因為他的離開,她便擁有一個不完美的故事,依然有著傲氣的她不願意接受,於是她唱著:於是偷走令自己大笑的故事 於是偷走令自己傷心的故事 不願記憶,不願想起。既然你走了,觀眾都隨你走了,聽者既然無心那麼說者自然也無意了。在這一層意思裡面,傷心到極致的人必須強迫自己忘記,忘記那個他連結局也不給的故事。這裡的「偷」,是妄圖消滅掉痛苦的記憶。
  • 夜鷺的故事
    歡迎點擊上面藍字」車城四季「加關注 夜鷺的故事
  • 聽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
    鼠小弟,就是話脫脫一個小寶寶,它的視角就是孩子的視角,它的故事就是孩子的故事,它的幻想就是孩子的幻想……所以,這樣一隻小小的老鼠,會是孩子的摯愛,這樣一個個簡單得不得了的故事,會讓孩子看一遍又一遍。
  • 【音樂背後的故事】
    故事源於埃米納姆的一個粉絲Stan(化名),stan是眾多粉絲中對他熱愛比較瘋狂的一個。房間裡貼滿了埃米納姆的照片和海報,和姆爺從事一開始一樣的地下音樂,為了姆爺最愛的人Ronnie叔叔的事情難過,為了表達對姆爺重要的人表達敬意決定給自己未出生的女兒取名Bonnie,並且把Eminem紋在自己的胸口,這些種種行為足以證明他是姆爺的超級歌迷。
  • 中秋節故事:《嫦娥奔月》
    大家一起來聽小雨姐姐講的中秋節故事吧~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現在《歸藏》。後來民間把故事進一步發揮,衍化成多個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宮,據西漢《淮南子》中說,是因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從西五母那裡要來的不死藥,就飛進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
  • 小瘋子:十二生肖的故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兒童睡前故事」再點擊「關注」,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聽故事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