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疝是外科常見病,多發病,在各級醫院,是普外科最常做的手術之一。但是許多腹股溝疝患者卻推遲來做手術。患者推遲手術的原因不外乎幾個原因,第一,害怕手術。第二,認為疝氣可以不做手術,帶個疝氣帶就可以託住。
這可以從疝氣的原因說起,因為疝氣雖然不是腫瘤,但是疝氣是腹壁,也就是俗稱的「肚皮」上破了一個洞,腸管掉了下來,開始掉到腹股溝區,所有患者和醫師會摸到一個包塊,用手一推就上去,時間長了,會掉到陰囊裡,或者走路都不舒服。用疝氣帶,只能起到臨時的託住作用,腹壁和肚皮的洞會越來越大的。
掉下來的是腸管,疝氣帶如果卡壓腸管,反而對腸管的生機和功能造成影響。
一旦腸管卡住,反而會引起腸管壞死,手術需要急診做,還要切除腸管。每年我都會碰到許多急診來做手術,年輕和年紀大的都有,切除腸管十分可惜,但是又不得不切除腸管。本來是個疝氣手術,反而變成了腸切除。
疝氣帶時間長了,會對皮膚造成影響,引起皮膚發炎,溼疹,股癬等病症。
因而,腹股溝疝患者,需要早期手術,疝氣帶,並沒有益處,只會拖延手術最佳治療時機而已,還會引起明顯的不適和各種後患。
腸管嵌頓
正常情況下,疝的內容物(常為腸管)可以在腹腔內壓力的作用下,經疝環進入疝囊,並可自行(或經外力)回納至腹腔內。當各種原因(如摩擦、粘連等)使可復性疝的內容物突然不能回納,局部腫塊增大時,說明並發了腸管嵌頓,此時稱為嵌頓性疝。腸管嵌頓後主要出現腸梗阻的臨床表現。
腸管絞窄
如果嵌頓性疝持續存在,未能及時地處理和治療,疝的內容物(主要為腸管)出現血液循環障礙,發生腸梗阻、腸壞死,甚至腸穿孔等嚴重後果,則並發了絞窄性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