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BMI指數(Body Mass Index),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也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如今「好女不過百」之類簡單粗暴、只看體重的說法已經被科學青年們嗤之以鼻,坊間也有了「不是平胸就是矮」之類有力反駁。但你有沒有想過,BMI指數又好到哪裡去?
——畢竟,這是一個僅憑身高和體重就能測算出來的數字。
來看看這張圖你就明白了!
圖上是一組根據真實的人體掃描結果建立的模型,上面的每一個人體模型的BMI都是一樣的(25.4,就歐美的標準來說處於超重和正常的邊緣),但是他們看起來就是這麼不同:
圖片來源:NYTimes 原理男女通用!
這是為什麼?背後的原因,自然就是肌肉與脂肪的密度問題。
人不是均一的,肌肉密度比較大,脂肪則要輕一些。所以同樣的體重標準下,肥肉比例多的人看起來自然更臃腫一些,一身肌肉則可能身體緊緻但體重不會太輕。一個胖妞兒和一個經常出入健身房、肌肉勻稱的苗條姑娘,體重很可能是一樣的。
因此,BMI雖然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指標,但也不是全部。如果想要減肥,也不能只盯體重,還要看體型是否改善。另外也有一些很瘦的人想要「增肥」、「增重」,這時候應該要增加的其實也並不是脂肪,而是要鍛鍊增加肌肉,這樣才是健康的壯實!
然並卵,不想動的人還是只管拿身高、體重、BMI來回來去的排列組合自我安慰……啥?道理你都懂,但還是不明白要怎麼高效增肌、健康減脂?長按下方二維碼,你懂得。